说到体制内学习的榜样,大家首先想起的无外乎职务牛的、级别高的、勤奋干的。
然而我在横跨乡、县、市三级部门,历经农业、组织、府办等多个单位后,突然发现这并非绝对真理。
一些在单位无职无权,无级别半躺平的大龄科员,我借助偶然的机会对他们作了深入了解,发现有几位不仅很有启发意义,而且也称得上另一种形式的成功。
01
不比职务比收入的大樊
大樊是我现在的同事,2012年毕业于某排名靠前985高校软件工程专业,但直到去年才以人才引进的方式安置了事业编。
平时工作还算合格,但主动加班很少。
前段时间领导有意让他牵头一项重要工作,被大樊以能力不足拒绝了,以至于很多人窃窃私语,说第一次看见拒绝领导培养的同志。
我大学也在上海就读,所以天然和大樊有些共同话题,关系一直处的不错。
今年五一值班恰好我俩一组,或许是时间太漫长,边天南海北的聊边喝了几盏茶,大樊逐渐吐露了一点心声。
原来他毕业后就进入深圳某互联网大厂工作,离开时年薪已达50万左右并在东莞购置了一套小户型商品房。
文秘家园网(wenmijiayuan.com)收集整理
就当他准备定居时,接到了公司换岗“优化”的通知收入骤将减一半,加上此时老家父母身体均出现不同程度状况,于是趁着34岁的最后期限,进入了体制内上班。
现在大樊靠以往积蓄已在市区买了一套130平的学区房,业余接一些抓BUG的私活加上东莞房租收入远超工资。
现在早已看淡一切,前段时间大规模降薪大家哀嚎一片,只有他仍淡定喝着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