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意见
近年来,各级党组织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新要求,积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理念、方法和手段,探索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改进党员教育管理方式,促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为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从实际出发,就进一步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进一步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区域化党建工作是以一定的区域为党建工作单元,按照区域统筹的理念,综合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和信息科技手段,科学设置党的基层组织,统一管理党员干部队伍,整合使用党建资源阵地,统筹开展党的活动,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组织效能发挥最大化、教育管理效果最佳化、组织工作成本最低化和工作力量配备最强化的党建工作模式,具有地域性、整体性、开放性、系统性、整合性等特点。通过进一步推进区域化党建,统筹谋划区域内农村、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机关、学校等各领域党建工作,加强区域内党建资源和社会资源的集约利用,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加快形成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和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基层党组织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认真落实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具体措施
1、实行组织共建,建立区域统筹的基层党组织体系。按照有利于整合区域内党建资源和力量、有利于党员参加活动、有利于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原则,打破条块分割,灵活划分党建区域,以园区统筹、街区统筹、村企统筹、片区统筹、商圈统筹、楼宇统筹等模式,建立区域性党组织,将区域内农村、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机关、学校等各类组织最大限度的纳入党的工作范围,以网格化方式构建全覆盖、广吸纳、开放式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区域性党组织以一定区域为单元,跨单位建立,一般隶属于乡镇(街道、开发区)党(工)委。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区、新建连片居民区、企业聚集和外来流动人员集中的城乡结合部及近郊农村、工业园区和大型商贸区、商务楼宇、专业市场等功能区块,都要结合实际建立区域性党组织。暂不具备组建区域性党组织条件的区域,要以社区、中心村和影响力较大的企事业单位等党组织为依托,吸收其他驻区单位党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