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党建引推动区域发展工作情况报告
XX县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县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推进“党建引领工程”,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能力提升攻坚战役,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超越。
一、多措并举,充实村级后备力量
(一)实施“墩苗工程”。把牢准入关口,规定“本村户籍、年龄25—33周岁左右、大中专以上学历”等选拔条件,实行“三荐两审一考察一公示”选拔村级后备力量;注重培养锻炼,建立集中培训、专项指导、实践锻炼“三位一体”的培养机制,完成1期示范班、32期基础班集中培训,每名村级后备力量落实1名结对帮带责任人,每月安排一批到乡镇部门跟岗学习,积累工作经验;坚持严管厚爱,建立健全绩效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实施“日常+年度”双重考核机制,符合条件的及时调整任职,截至目前,已调整不适合人选3人。
(二)开展“百个支部帮穷村、千名党员结穷亲”活动。在脱贫攻坚战中,按照“党群机关帮弱村、经济部门帮穷村、涉农部门帮产业村”原则开展支部帮扶共建,安排86个县直机关党支部与7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党支部结对共建,累计落实帮扶资金753万元,落地帮扶项目58个,新办专业合作组织5个,带动贫困户创业就业1563户。推行“N+1”党员帮扶模式,安排处级、正科、副科和普通干部分别结对帮扶4户、3户、2户、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县2398名党员干部结对4614户贫困户,已全部如期实现脱贫摘帽。根据建档立卡贫困村实际需求选派驻村第一书记162人,对经济发展滞后村选派经济及涉农部门干部,对矛盾突出村选派善于解决问题、善做群众工作的干部。
(三)探索“产业链党建促乡村振兴”模式。建立产业链党组织,整合XX小吃、XX贡米、XX青等特色产业资源,引导上下游142名党员分别加入9个产业链党组织,选举产业负责人或技术骨干担任党组织书记。深化“跨村联建”模式,将产业链党组织纳入片区党总支,推行“135”联建工作法(即支部领办一个合作社,推行联席会议、互联互动、轮值坐班机制,实行组织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产业共营、发展共促),打造安乐XX小镇、XX福酱坊等62个产业项目,促进村财年增收5万元以上。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联村党总支+产业链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协调村集体和村民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方式参与产业经营,促进群众年增收6000元。
(四)推行“人才回引”工程。广泛宣传动员,坚持“县委领导带头抓、乡镇党委书记具体抓、村党组织书记主动抓”,动员在外优秀人才返乡建设家乡,建立在外优秀人才信息库16个380人,回引3名厅级、6名处级干部返乡担任乡村振兴指导员。出台保障措施,围绕报酬待遇、生活保障、培养提升等方面细化回引激励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