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崇德党课:崇尚“三德”践行“三忠诚”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XJP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提出,“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当前,党史学习教育正在扎实有力,深入推进学史崇德,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知道尊崇哪些“德”,怎样操守“德”。
一、要明大德,始终坚持忠诚于党不动摇
什么是大德?“德”在汉语中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可见,中国自古就有重德的优良传统,认为“德”是涵养万物的承载。“天下至德,莫大乎忠。”XJP总书记指出:“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对党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对于共产党人来讲,忠诚于党的信仰、忠诚于党的组织、忠诚于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就是大德。
忠诚于党,必须忠诚于党的信仰。党的信仰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这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也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共产党人首先要修好的大德就是要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大风大浪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从秋收起义、八一南昌起义、湘南起义到井冈山会师;从血战湘江、向死而生到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沪定桥、北上抗日、陕北会师,共产党人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这一切。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对党的信仰无限忠诚。革命年代,方志敏“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的信仰”、陈铁军和周文雍就义前在刑场上庄严宣布举行婚礼的舍生取义,江善忠“死到阴间不反水,保护共产党万万岁”、“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杀身成仁,都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忠诚于党的信仰的大德。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完成历史使命的成功奥秘。
忠诚于党,必须忠诚于党的组织。党的力量来自组织。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有组织的部队,实行民主集中制和铁的纪律是其组织性的重要体现。每名党员都是党组织中的一分子,忠诚于党组织、服从于党组织是天经地义的基本要求。共产党人修大德,就是要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1927年5月,党的五大选举产生了首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会由王荷波、杨匏安等10名委员组成,他们在极端严酷环境下开展监察工作,没有一人背叛党组织,有8人先后牺牲在刑场或战场上,1人在战争年代下落不明,最终只有1人看到了新中国的成立。王荷波和他的同事们的光辉事迹,用鲜血书写了对党组织的无限忠诚。在新时代,共产党员更需要强化组织意识,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自觉接受组织安排和纪律约束,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忠诚于党,必须忠诚于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是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在长期奋斗中探索总结出来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指导性,是推动党的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我们党自成立以来,之所以能够成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从某种意义上说靠的就是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如抗战时期,毛主席和党中央就用一个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