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XX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大任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各级党组织要以组织路线服务保证政治路线的高度自觉,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干部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干部支撑。
一、深刻认识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大意义
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我们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讲担当的高度,不折不扣把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好。
(一)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成功之要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培养选拔了一批又一批素质过硬的干部,这是我们党百年来取得辉煌成就的关键性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着力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提供了坚强保证。
(二)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应对新形势进行伟大斗争之需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大国博弈更加激烈,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某些西方大国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抬头,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我国发展进入各种风险挑战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我们要有力应对重大挑战、防范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当严峻形势和斗争任务摆在面前时,要取得斗争胜利,就需要有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三)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实现中华民族千秋伟业之基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我们党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确保中华民族千秋伟业代代相传,关键在于培养造就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富有斗争精神的干部队伍。
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
队伍是勇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之要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全面从严治党,重在从严管理干部。干部掌握着方方面面的权力,是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如果干部素质不高、作风不正,党的建设就不可能搞好。新时代党进行自我革命,必须从严管理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道德养成,规范权力行使,培育优良作风,使各级干部自觉履行党章赋予的各项职责,严格按照党的原则和规矩办事,全面锻造过硬队伍。只有培养造就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才能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二、准确把握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导向要求
党的XX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这是党着眼新形势新任务对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的丰富和深化,也是对干部队伍提出的新要求。
(一)坚持忠诚导向,把政治过硬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对党忠诚,既是政治标准,更是实践标准。对党不忠诚的干部,能耐再大也不能用。要坚持把对党忠诚作为对党员干部最重要最根本的政治要求,聚焦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突出看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否用心用脑、知行合一;看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是否旗帜鲜明、清醒坚定,是否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是否一抓不放、务求成效,确保选出来的人政治上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
(二)坚持成事导向,把能力过硬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光有思路和部署,没有优秀的人来干,那也难以成事。当前,干部队伍能力不足、“本领恐慌”问题比较突出,需要增强综合能力和驾驭能力,学习掌握自己分管领域的专业知识,使自己成为内行领导。要着眼全面落实党的XX大战略部署,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安全和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等要求,注重选拔那些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强,经过经济发展主战场、乡村振兴第一线等吃劲岗位历练,专业能力和专业本领突出,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干部,确保干部能力素质与事业发展相匹配,既想干事又能成事。
(三)坚持担当导向,把扛事过硬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有多大的担当才能干多大的事业,尽多大的责任才会有多大的成就。担当精神体现着领导干部的党性和觉悟,体现着领导干部的胸襟和勇气,也决定着领导干部职责的履行、作用的发挥。党组织看干部主要就是看干部的肩膀宽不宽、硬不硬,看能不能挑重担,能不能背重任,突出看干部在事关党和人民利益的重大任务面前是否敢于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在复杂棘手问题面前是否敢于义无反顾、奋勇前行,在重大考验面前是否有拎着“乌纱帽”敢于为民干事的勇毅定力,真正把那些知重负重、开拓奋进、攻坚克难,关键时刻能够打硬活、打硬仗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确保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优秀者优先。
(四)坚持实干导向,把责任过硬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干部干部,要干字当头,这既是职责要求,也是从政本分。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示范作用,既当好“指挥员”,又当好“战斗员”;既带头落实,又带领大家一起落实,形成带头抓发展、抓落实的“雁阵效应”。要坚持把干部干了什么事、干了多少事、群众认可不认可作为重要标准,进一步鲜明重实干、重苦干的风向标,按照实事求是、注重实绩和群众公认的原则,真正把那些默默奉献、低调务实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