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家园网 | 公文写作素材范文网站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党课讲稿:下足“三功夫”不断推进“第二个结合”原创

党课讲稿:下足“三功夫”不断推进“第二个结合”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XX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揭示“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深入阐明“第二个结合”的精髓要义,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我们党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规律性认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识已经更为深刻地进入文化和文明的层面,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科学指引。今天,我从以下三个方面与大家共同学习交流。

一、要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的精髓要义

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首次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党的XX大报告中进一步阐明“两个结合”的实践意义和基本内涵,再到此次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重点阐述“第二个结合”,“两个结合”这一重大科学论断内涵越来越丰富。“第二个结合”,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一)“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就能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二)“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三)“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党课讲稿:下足“三功夫”不断推进“第二个结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开通会员
兑换会员
微信客服
  • 微信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