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家园网 | 公文写作素材范文网站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大思政课”中坚持立德树人的思考与探索

在“大思政课”中坚持立德树人的思考与探索

有一堂课,它伴随×大学一代学生从入校到毕业,你认为它是什么课?

也许你会说,这一定是艰深复杂的专业课,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让知识开花结果。答案却不是如此,这是一堂思政课。

在×大学,这堂“立德树人”的思政课引导教育学生们践行了一句沉甸甸的诺言——“永远跟党走”!

20×年×月×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大学考察时参加了×法学院×班团支部开展的“不忘初心跟党走”主题团日活动。听完几位同学从不同角度畅谈观看电影《×》的体会,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对同学们说,焦裕禄精神跨越时空,永远不会过时,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不断发扬光大。同时,总书记希望“大家矢志不渝,用一生来践行跟党走的理想追求”。

一年后,×班团支部全体同学又以写信的方式向总书记汇报这一年来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跟党走”的誓言。20×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委托工作人员,勉励×班团员青年用一生来践行跟党走的理想追求。

改变,从这堂思政课开始。然后,开枝散叶,从思政课扩展到每门学科,尤其是法学领域,“立足中国土地、中国国情、中国法治实践”的目标正由老中青三代团队达成。

改变,从这堂课开始,从课堂内扩展到课堂外,同学们在一次次重大活动中、一次次支教支边中,诉说着自己对党的深情。

这堂课也伴随着每一个案例的实践。南海仲裁案、中美贸易摩擦、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等案例中,法大师生努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推进中国法治国际传播。

一堂思政课,为什么不断拓展、不断生发,指引着一代法律青年的成长轨迹?近日,光明日报调研组一行走进×大学,走进师生中间,聆听这节不落幕的思政课,探寻课程背后青年人成长成材的密码。

1.思政课如何让学生“从知到行”?

×月×日下午,×大学×楼教室里坐满了求知若渴的同学,“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课正式开讲,校长×作为主讲人为×多名本科生讲授本学期的第一课。

×从一棵“焦桐”讲起,再穿插故事和理论,深入浅出,有的同学放下手中记录的笔,眼睛牢牢盯着屏幕,舍不得错过一点点瞬间。

课后,×给同学们出了一道思考题:“法律人跟党走意味着什么?”他说,把这行字写在黑板上的那个瞬间,他不禁回忆起×年前的那个思政课堂。×认为,习近平总书记为×大学师生上的生动的大思政课,让他们读懂了新时代青年奋勇担当的时代使命,坚定了青年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理想信念。

从这节课,到每门课,这个传承说明了什么?调研组认为,“信仰”,也许就是答案。

在×大学校园,调研组随机采访了一些同学。

×学院×级学生×刚刚修完《×》,感慨良多。他告诉调研组:“行大道,立天下。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国际局势持续复杂变化。我现在辅修了法学,未来我将积极努力投身国家涉外法治工作,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从知到行,这是讲好思政课的第一步。

在大学课堂上,思政课有两种教学方式,一种注重理论高度,一种注重课堂体验。如何把课程讲活?调研组在走访中发现,×大学的做法是:讲好思政课,需要时代的气度、时间的宽度、空间的广度。

×月×日,是春季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科生的通识主干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只能采取线上教学。×告诉调研组,新学期第一讲将抗击疫情作为生动的形势政策教育课程和深刻的生命教育课程,围绕抗击疫情主题展开讲授,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个人与时代的关系。

“从20×—20×学年春季学期起,×大学就开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这是党的十九大后,学校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重要举措。课程与既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辅相成、紧密衔接,又进行了改革创新、深化拓展,是学校第一批‘课程思政’重点建设示范课。”×大学党委书记×介绍。

×大学还专门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挑选一批学有专长、影响力大、教学效果好的骨干教师作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在“大思政课”中坚持立德树人的思考与探索

基层小笔杆+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分享文档素材,服务帮助笔杆子

确认删除?
开通会员
兑换会员
微信客服
  • 微信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