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旅游行业逐渐回暖复苏,乡村旅游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产品和消费形式,凭借独特的生态文化和人文环境,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但乡村旅游发展仍存在许多不足,制约乡村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亟待引起关注并解决。
一、存在问题
一是开发规划缺乏特色。部分地区乡村旅游规划与乡村建设、村庄发展规划脱节,编制层次不高、点面线结合不紧、地域特色不浓、文化品味不高,在“吃、住、行、游、购、娱”上挖掘不够,个性化服务意识不强,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没有形成精品线路,消费空间小,游客驻留时间短,经济效益低。部分地区乡村旅游项目“千篇一律”,旅游线路大同小异,没有站在助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就近就业、帮助群众增收的高度谋划定位乡村旅游,致使乡村旅游发展同质化、低端化、低效益问题严重。
二是基础设施配套滞后。一些旅游景区现有的停车场、酒店、民宿、公共卫生间、游客集散中心和咨询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低、配套不齐全,旅游接待和服务能力有限,无法满足游客需求。社会和民间对景区周边商业开发投入力度不大,休闲度假酒店、大型商超、文化体验产品开发较少,乡村旅游点线面整体联动不够,没有形成特色商圈,不能很好地满足游客购物消费需求和文化娱乐体验。
三是综合服务能力不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主要是当地村民、返乡农民工、农村初中或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群体,大部分没有接受过专业教育和培训,景区“主人翁”意识淡薄,知识层次较低,文化底蕴不足,沟通能力不足,创新能力匮乏,在文旅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无法充分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并展示给游客,难以满足市场和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