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更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但当前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还不完善,日常监管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亟需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
一、存在问题
一是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大部分农村消费者对法律的认识程度普遍较低,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意识不强,在购买食品时,很少查看所购食品的生产日期、合格证、认证标志等。一些小作坊业主法律和安全意识淡薄,虽然市场监管部门部门不断强化宣传引导,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督检查力度,但业主们仍然是抱有无知无畏的侥幸心理。不少食品小作坊从业人员既使签定了承诺书,在利润的驱动下,无视国家法律规定,漠视过期食品、不合格产品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和影响,违规现象时有发生。
二是经营主体缺乏自律。从日常监督检查发现,部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自律意识不强,内部管理不善,制度落实不到位,只注重经济利益,对食品安全重视不够,对员工的安全意识、食品安全知识、操作程序等培训工作流于形式,清洗消毒不严格,加之生产加工设备落后,食品原料购进把关不严,产品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构成了威胁。
三是基层监管力量不足。大部分基层市场监管所现有的执法模式还是全员执法,没有真正做到从“全员执法”转化为“一支队伍执法”,且大部分执法人员都是由原工商、质监、食药监划转过来,年龄结构老化导致执法队伍缺乏活力,工作激情与日俱下,面对新形势下信息化、科技化执法的新要求,老同志常常感觉到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