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地在助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受自然灾害、市场行情、劳力转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群众发展苹果产业的信心有所动摇,苹果产业发展陷入被动局面,特别是对全产业链优化升级造成了严重影响,亟需解决。
一、存在问题
一是果农务果信心不足。苹果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大部分果园已进入衰退期,果树老化,挂果率和优果率均大幅下降。一方面,由于近年来低温霜冻、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多发,导致果品商品率降低,加之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以及人工费用连年上涨,果农务果效益明显下降,部分果农甚至多年亏损,发展果品产业的信心有所动摇;另一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国内外市场大环境影响,果品销路不畅,售价持续走低,均价在每斤2元左右,去年甚至降至2元以下,务果收入低于外出务工收入,导致大量果农流失,部分果园荒废。
二是管护主体力量薄弱。群众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果品产业管理主体队伍弱化,管理人群普遍年龄偏大,大多数为45—6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文化程度偏低,掌握新的管理技能较慢,管理果园既无技术也无体力,力不从心,青壮年不愿管、不会管且绝大多数外出务工,造成发展果产业的劳力短缺,产业后续发展“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问题严重。受技术力量、群众观念等因素影响,果园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仍然较低,园貌园相较差,管理粗放的问题普遍存在,残次园、低劣园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对果产业持续稳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