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城市窨井盖安全再次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国因窨井施工、管理、养护不当致人伤亡案件就多达155件,造成16人死亡。窨井盖安全问题亟需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
一、成因分析
一是权属关系复杂。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道路改建、新建、扩建的工程数量及规模持续扩大,各种不同类型的井盖也相应增多,但对窨井的建设和管理还处于“谁需要、谁建设、谁维护”的多头管理模式,给城市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以xx市为例,经统计在城市街道上有雨水、自来水、污水、电力、燃气、供热、通讯、照明等各类地下管线设施检查井、阀门井1600余座,产权涉及城管、物业、供电、供水、交通等10多个部门,井盖种类多、覆盖区域广,且权属关系复杂,“九龙治水”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
二是监管措施缺乏。窨井盖质量监管主要由市场监管部门负责,但受执法力量不足、专业技能匮乏、监管对象面大量广等因素制约,难以形成有效监管,致使部分质量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城市管理部门对电信、移动、联通、供电等非地方政府直管的国有企业约束力不够,主体责任难以落到实处。经统计,90%以上的井盖为铁制材料,具有较大回收价值,致使偷盗井盖现象频发,而井盖监管主要依靠城管监控系统和人员巡查,但这两种措施作用非常有限,尤其是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受摄像头监控覆盖范围和巡查力量限制,不能做到全方位实时监控。
三是建设标准不一。由于地下管线设施的使用性质不同,各产权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