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家园网 | 公文写作素材范文网站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3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宣讲提纲

2023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宣讲提纲

新征程气象万千,新奋斗激情澎湃。113日,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在贵阳隆重开幕。来自全省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500多名新一届省人大代表齐聚一堂,共商新征程高质量发展大计,共谋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这次会议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我省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动员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全力以赴实施主战略、实现主定位,奋力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具有重要意义。开好这次会议,对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闯出新路子、开创新局面,加快推动贵州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为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回顾2022年工作,贵州在高质量发展大道上勇毅前行,贵州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刚刚过去的2022年极不寻常。全省上下把迎接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XX大精神作为全年工作的主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抢抓国发〔20222号文件重大机遇,成功召开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奋力实施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实现“四区一高地”主定位,干成了一件件大事要事,攻克了一个个难关险关,保持了高质量发展良好态势,为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一,顶住超预期因素冲击,贵州有力稳住了经济基本盘。

面对一波三折的经济形势,每月分析研究调度,及时调整完善政策措施。数据显示,贵州全省经济顶压前行、稳中提质,基本面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面对突发疫情、经济下行、严重旱情、债务约束等风险挑战,这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贵州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团结一心、拼搏实干、克难攻坚,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重大政策机遇,主动作为、应变克难,坚决树牢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导向,统筹做好防疫情、稳增长、保安全各项工作,顶住了超预期因素严重冲击,稳住了经济基本盘,发展质量效益有新的提高,民生福祉有新的增进,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全省工业投资增长13%,占比达24.7%、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长30.9%,占比达14.2%、提高3.7个百分点,产业升级发展态势明显。市场主体稳步发展,新设立市场主体65.38万户、增长30%,市场主体达428.9万户。今年,在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省委、省政府坚持民生优先导向,民生投入力度不减,对保障标准偏低的民生项目进行提标,稳步提高城乡低保、城乡养老保险等6项基本民生项目标准,农村低保标准增幅居全国前列。

第二,贵州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高质量发展支撑不断增强。

一是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深入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围绕重点产业和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加大投资力度,投放“四化”及生态环保基金、新动能产业基金290亿元,中小企业信贷通贷款630亿元。工业投资增长9.1%,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26%左右、提高3.8个百分点左右。推动白酒产业规范发展。大力实施“三个一批”综合整治,促进白酒产业转型升级、规范发展,白酒产业增加值增速达32%以上。抢抓行业机遇大力发展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按照“一核两区”布局,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建设,预计产值增长超过100%。大力推动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煤矿规模化、智能化发展,累计建成投产41处煤矿、释放产能2185万吨/年,原煤产量达1.38亿吨。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引进企业超400家,华为云营业收入增长超过200%,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0%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增长99.7%,数字经济增速连续七年位居全国第一。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0户左右、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户。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

二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城镇空间格局。科学划定“三区三线”,成果获国家批准,为高质量发展拓展了空间。编制“多规合一”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构建“一群三带”城镇空间格局,为城镇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提供了重要依据。“强省会”“3100万”深入实施,预计城区新增常住人口63万人。大力推进城镇“四改”。新开工棚户区改造2.06万户、建成14.7万户,开工老旧小区改造21.36万户,完成背街小巷改造2347条,新建城镇地下管网4007公里、改造981公里。加快补齐城镇污水、垃圾、燃气等设施短板。建设改造污水管网1848公里,新增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5600吨/日,建设和改造燃气管网822公里。大力发展城镇经济。新建和改造城市商圈14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124个,获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4个。城镇品质持续提升,承载能力持续增强!

三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实施粮油生产、储备、加工能力提升三大行动,建成高标准农田260万亩,粮食单产增幅1.8%、位居全国第五,完成粮食种植面积4183.1万亩、总产量1114.6万吨,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推动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辣椒、刺梨、蓝莓等种植面积保持全国第一,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46%,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9%。优化经营组织方式。持续完善农民作为种养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12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6.39万家,家庭农场达3.5万家。农业在发展大局中更好地发挥了“压舱石”作用!

四是扎实推进旅游产业化。加快推进“四大行动”。面对疫情严重冲击,在“练内功”上下功夫,为推动旅游业复苏做好准备。稳住市场主体,采取发放消费券、暂退质保金、供应链金融等方式助企纾困,18家国有景区开展“三权分置”改革,新增规上限上涉旅企业132户。推动业态升级,织金洞获批5A级景区,新增五星级饭店3家,都匀毛尖制茶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服务质量,持续完善硬件设施和配套服务,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100座。采取“七个一批”措施,推动闲置低效旅游项目盘活取得实质性进展。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网络销售、社区新型零售等生活性服务业和科技研发、智慧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四个轮子”协同发力,贵州高质量发展动力更加强劲!

第三,贵州扎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

报告指出,2022年,贵州按照“三个转向”要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五大行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六个专项行动”,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一是及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新增识别9.09万监测对象,精准制定帮扶措施,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常态化开展“31”保障“回头看”,保持问题动态清零。二是大力促进脱贫群众增收。加大稳岗就业力度,大力推广以工代赈,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32万元,人均纯收入低于1万元的脱贫人口减少190万。三是深化粤黔东西部协作。粤企入黔“双百”行动引进投资107亿元,“组团式”帮扶成效明显。四是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新(改)建农户厕所22万户,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80%,30户以上自然村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超过60%。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荔波县、石阡县入选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区。五是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自治、法治、德治进一步加强,移风易俗深入推进,“村BA”成为群众文化新亮点。

第四,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动力活力持续增强。

贵州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闯新路的首要选择和根本动力,发挥改革的先导和突破作用,着力解决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增强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深化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同时,支持民营企业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导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开展增资扩股、并购重组等股份制改造,力争到2025年民营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60%以上。

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全面完成,省级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比例达99.5%,完成习酒集团组建和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优化重组,能源集团、建投集团、民航集团等改革重组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深入推进,完善“黔电送粤”价格形成机制,优化完善“煤电用”价格传导机制,全年完成市场化交易电量852亿千瓦时。建成全省一体化加油站流量信息监测系统,全省民营加油站销售额增长39%左右、税收增长21%左右。

加快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开放通道建设取得突破。贵州始发中欧班列纳入图定班列,中老铁路货运班列成功开行,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常态化开行。开放平台不断提升。贵阳国际陆港开港运营,“一局四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铜仁获批建设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遵义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成功举办数博会、酒博会、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等重大开放活动。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增长22.7%,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180%,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23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3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宣讲提纲

确认删除?
开通VIP
兑换VIP
微信客服
  • 微信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