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被列为第四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推荐城市。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食品安全形势不断向好,群众对食品安全满意度稳步提升。按照《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价细则(2021版)》要求,我市在基础工作、能力建设、生产经营状况、食品安全状况、示范引领、否决项等方面评价指标均已符合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标准。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基本情况
××市位于××省中南部,全市辖×县×区,3个省级功能区(××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总人口×××万人,面积×万平方公里。是农业大市、农产品加工业大市,也是国家和省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素有“中原粮仓”、“中州油库”、“芝麻王国”之称。常年粮食产量×××万吨,占全省的×;油料总产××万吨,居××省第一位;年出栏生猪×××万头、牛×××万头、羊×××万只,分别位居全省第一、第二和第四位。××、××、××为全国产粮百强县,××、××、××、××为全国油料百强县,××、××为全国肉类百强县,××是全国芝麻生产第一大县,××是全国香菇生产第一大县,××是全国花生生产第一大县。
××市历来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强化党政同责、全程监管、协同共治,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多年保持在××分以上,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到××%以上,连续10年在全省食品安全考评工作中获得优秀等次,所辖县区全部达到了省级食品安全县区标准。
二、创建工作部署落实情况
2021年以来,××市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抓手,以“四个最严”为总体要求,压实创建责任,强化部门联动,引导社会参与,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显著提升。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指挥长的高规格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指挥部。把“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列入市第五次党代会和市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安排部署。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印发了《××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方案》,专题召开了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动员会议、推进会议,市委书记、市长亲自安排部署创建攻坚重点工作。市委书记、市长就食品安全工作批示8次,市级领导干部调研督导24次。
二是坚持协同联动。建立“三项制度”(协调联动、宣传发动、督导考评制度),落实“四定措施”(定目标、定任务、定责任、定时限),实行市级领导分包县区、联系创建部门的创建工作责任制。市创建指挥部成立了11个专业工作组,分别由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牵头,按照创建时间表、路线图组织实施,推动落实。各县区、各成员单位均成立了一把手挂帅的创建工作组织机构,形成了市、县区协同推动,各部门联创联动的良好局面。
三是坚持加压驱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汇报,专题部署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年度督查内容和目标绩效考核;市政府分管领导每月调度创建工作,实地督导检查工作进展情况;市政府食安委定期组织督导检查,查问题、补短板、促提升,着力在部署中落实,在落实中提升,在提升中突破。
三、工作措施和取得成效
(一)基础保障有力有效
一是强化党政同责。市委、市政府定期听取食品安全工作专题汇报,研究部署食品安全工作,先后出台了“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的意见”、“健全食品安全责任制加强食品安全工作若干措施”、“市级领导干部食品安全包保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推动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落实落地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建立健全了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清单,强化了各级党委政府食品安全领导责任和地方政府属地责任。坚定推动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分层分级、层级对应的包保工作机制,落实“三清单一承诺”制度。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及分管负责同志坚持常态化深入一线开展食品安全工作督查调研,并就食品安全工作、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等工作多次作出批示。二是完善工作机制。主要是完善了“三项制度”。完善食品安全目标责任制。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跟踪督办范围,强化对各县区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将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作为“一票否决”事项。市政府每两年对在食品安全工作中担当作为、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完善统筹协调制度。制定食安委工作规则,明确了食安委、食安办和各成员单位的职能职责。增设市农业农村、教育、公安、卫健体委等部门为食安办副主任单位,充实食安办综合协调力量。完善工作推进制度。食安委每年召开全体(扩大)会议,研究食品安全领域重大问题,部署食品安全重点工作。食安办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落实食品安全具体工作,协调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治理。建立食安委各成员单位之间的信息通报、形势会商、风险交流等工作机制,共同分析各环节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因素,准确研判风险程度,提出消除风险隐患的相应监管措施,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三是夯实基层基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