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编办2021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及2022年工作打算
2021年,我办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编办的精心指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决策部署和各项政策法规,坚持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当前的重点工作,按照年初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在推进乡镇街道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重点领域体制改革等工作中取得显著业绩,在关键环节上取得新突破,职能作用发挥较好,有力保障了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现将2021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及2022年工作打算报告如下:
一、2021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一是《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发布后,我县迅速行动,由县委常委会议带头在县委理论中心组专题进行了学习,同时在编委会上进行了专题学习,县委编办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逐字逐句学习了条例。二是力求学懂悟透,准确把握内涵。把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条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认真学习原文,深刻领会《条例》的精神要义和政策要求,力争达到熟记于心、融会贯通的效果。三是加强宣传,扩大知晓率。我县将市委编办印发的354本《条例》学习资料及时下发给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同时将《条例》全文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转发各部门各单位,加大对《条例》的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覆盖面和政策知晓率,在全县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四是全面落实,推进机构编制法治化。把《条例》作为指导工作、谋划工作、解决问题的行动指南,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强化责任担当,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推进各项机构编制重点工作正常开展。
(二)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优化机构编制资源。我办科学研判机构编制工作的新特点,从严从紧控制机构编制,加大机构编制资源统筹调配力度,解决突出问题,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做到保障有力、支持到位,科学合理配置机构编制资源,切实巩固改革成果,不断提高机构编制使用效益。一是消化机关事业人员。对部分单位的机关事业人员,组织、编办、人社相互协调配合,通过查询档案、结合专业特长、充分征求本人意见等方式,将一部分机关事业人员调整到相应的事业单位,参公身份人员调整到参公单位,事业身份人员调整到事业单位。二是调整理顺编制。对县直0个单位的行政事80个乡镇(街道)编制进行了调整优化,通过合理调整行政事业编制,解决了部分单位编制不足和人员紧张的问题,最大程度地优化了全县编制资源配置。三是做好人员分流。经县委编委会议研究,上报市委编办批准,撤销了职能弱化的XX县市场建设管理局等单位,核销了领导职数,根据当前的工作需要,结合人员专业特长和本人意愿,将人员调整到有空编的事业单位,加强了县综合执法局、县应急综合事务中心、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县接待办等单位的人员力量,解决了撤销单位人员安置、部分单位人员超编和人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机构编制使用效益。四是积极消化超配领导。采取领导干部交流、到龄即退、改任职级公务员等方式,已逐步消化领导32名。我县严格控制和规范领导职数的配置,根据单位规模和职责任务,逐步实现领导职数管理规范化,使领导力量得到合理配置,有效促进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三)不断完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为进一步提升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和规范化水平,我县结合实际,对照机构改革前后机构、编制和人员台账,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管理,提升实名制数据精准度,为机构改革后期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提供坚强支撑。一是认真做好各部门各单位信息维护更新,加强人员基础信息核对维护。今年以来,办理实名制业务X条,机构信息维护X条,台账信息维护X条,编制使用核准X条,人员入编管理X条,人员出编管理X条,人员划转管理X条,人员变更管理X条。我县严格对照新“三定”规定,对各部门各单位的台账、机构设置、编制情况、职数情况、内设机构等内容进行核对确认并及时更新调整维护,做到了“三定”规定与数据维护同步更新,力求精确反映我县的机构改革成果。针对机构改革后人员转隶、划转、调整等不同情况,全面核对人员的基本信息,确保个人信息的准确性。实行信息动态调整,定期对数据进行维护、更新、核查,确保实名制系统信息数据更新及时、准确。二是加强监督检查。发挥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系统的作用,通过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平台数据校验功能,对机构数据、人员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