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家园网 | 公文写作素材范文网站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XX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XX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XX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22年,殊为不易、极不平凡。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发展环境和超预期因素冲击,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迎接党的XX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XX大精神为主线,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坚定扛起“勇挑大梁”重大责任,深入贯彻市委常委会专题调研XX工作会议精神,抓住用好示范区建设和“环XX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建设战略机遇,砥砺奋进,承压前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来之不易的成绩。

(一)有力应对疫情冲击,全力稳住经济大盘。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程度保护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疫情防控科学精准。因时因势调整优化防控措施,组织社会面核酸检测超1.83亿人次,开展流调溯源1.78万人次,落实集中隔离闭环管理2.87万人次,成功打赢多轮局部聚集性疫情歼灭战,全力守护近200万市民的健康。防治能力持续增强。加强社会动员、志愿服务等能力建设,5000余名医护人员、1.6万名党员干部、近3000名社区工作者、1万多名社会志愿者投身防疫一线。全区核酸检测能力从7.5万管/日提升至15.9万管/日。派出6000余人次支持周边地区防疫,支援其他地区隔离房间1500间。松陵健康驿站、盛泽方舱医院启用。积极推行“共享药箱”等暖心举措,全力配置药品、重症救治设备、医疗力量,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生产生活有力保障。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兑现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112.5亿元、减租补助资金1.7亿元,保障企业供应链、产业链和社会面稳定,生活物资供应基本平稳。与青浦、嘉善共建跨区域联防联控互助协作机制,经验在全省推广。经济运行平稳向好。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6亿元,列全市第三;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680亿元,增长5.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65亿元,增长3%,其中工业投资235亿元,增长6.8%。209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52.3亿元,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新增上市公司4家、过会2家,A股企业再融资规模达227.68亿元、列全市第一。在2022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榜单中再进位次、列全国第八。

(二)打造产业创新集群,发展质量有效提升。聚焦数字经济新赛道、主赛道,加快推进创新发展、产业转型,预计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85%、企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8%,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超1860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超40%,新材料成为全区第四个千亿级产业。企业竞争优势凸显。恒力、盛虹再度上榜“世界500强”,亨通等4家企业上榜“中国500强”,通鼎等6家企业上榜“中国民企500强”。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6家、8家企业列入省新一轮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名单,数量全市第一。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超1200家。超2000家企业进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公示名单,增速全市第一。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项目)新增5家,总数全省第一。企业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174项。XX变压器有限公司获评省长质量奖。创新生态加速构建。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中试基地投用,江苏省海洋信息技术与装备创新中心成为全市第2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迈为股份获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总数11家、列全国区县首位。牵头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绿地复客通过国家级众创空间备案。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实体化运作。入选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试点。中国母基金峰会永久会址落户XX,“XX湾创投壹号”“东运创投”等基金管理规模超2000亿元。预计新增省级以上人才18位,焜原光电陈意桥团队入选姑苏重大创新团队。每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55人。数字赋能持续加力。全力打造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基地,长三角示范区(XX)算力调度中心项目落地,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实现规上企业全覆盖,新增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2家、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3个、智能工厂3家、智能车间19家,星级上云企业全省首破千家、达1386家,获评全国工业互联网推动数字化创新领先城区,入选省首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地区。

(三)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动力活力更大激发。坚持用好深化改革“关键一招”,持续加大对外开放合作力度,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改革探索实现突破。“工业生态‘数字管理’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获评全国唯一中国改革县级特别案例。“商事制度改革”等5项工作获省落实重大政策措施成效明显地方激励表彰。开展“长三角示范区(XX片区)高质量发展建设用地规模周转池”试点。震泽镇纳入新一轮全省经济发达镇改革培育对象。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组建区大数据有限公司、粮食购销公司。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发挥XX开发区、汾湖高新区自贸片区联动创新区等平台作用,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对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实现翻番。克服疫情困难,组团包机赴日韩、欧洲等地,争取订单金额超2.7亿元。XX企业在进博会签约总额较上一年度翻两番。岱高汽车零部件获评省级跨国公司功能性机构。XX开发区在国家级开发区综合评价中排名持续攀升。外资外贸保持平稳,实际使用外资5亿美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化“放管服”改革,企业开办半天办结比例达88%,在全省率先构建区镇村三级“刷脸可办”服务体系,全年近13的新拿地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新增市场主体2.98万家,累计达26万家。

(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城乡面貌持续改善。加快长三角一体化、市域一体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推动空间重构、资源重组、品质重塑。跨域协同深入推进。示范区三周年建设成果获国家发改委“成绩斐然、亮点纷呈、成效显著”的高度肯定。沪苏湖高铁全面进入架梁建设阶段,通苏嘉甬高铁、沪苏嘉城际铁路、XX南站枢纽及集疏运系统、盛泽站配套工程开工建设。市域一体化加速推进,东XXXX湾双隧道、苏同黎快速化改造、苏台高速XX段开工建设,鲈乡路北延建成通车。与吴中、姑苏、南浔等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XX泗阳工业园区获评省级特色园区第一名。城市品质加快提升。云梨路总部经济带、盛家厍、垂虹景区提升项目等11个城市更新项目有力推进。“三治”“三优三保”等行动拆旧超1万亩,盘活存量土地超6700亩。打造8处“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示范点位,推进5个“美丽街区”建设。完成34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老旧供水设施改造惠及3.3万户,改造9家农贸市场。同里古镇入选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XX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入选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平望京杭大集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奖”。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扎实推进,盛泽、平望、江陵等6个乡镇(街道)获评省文明乡镇。乡村振兴纵深推进。大力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倍增计划,村均集体可支配收入超900万元,齐心村获评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引领共同富裕示范村十佳案例。XX雪成为乡村振兴产业标杆,作为“新国货丝绸第一股”登陆北交所。扎实推进环长漾、环澄湖、环鼋荡片区连片组团发展,发布环长漾新时代鱼米之乡“最江南”样板区规划,开弦弓村全市唯一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新增省级特色田园乡村2个、市级特色精品乡村3个、特色康居乡村69个,新入选中国传统村落2个。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入选第二批省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省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建设名单。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6535亩、抛荒整改1940亩,夏粮生产获全省通报表扬。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农村厕所革命三年行动圆满收官。

(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环境质量不断优化。聚焦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定位,厚植生态优势,加快绿色转型,积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路径。突出环境问题全力整改。办结49件中央环保督察、39件省环保督察交办信访件,完成35项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11N”整治提升行动12月启动以来,已减喷3662台、停产整治印染企业16家、停产涂层企业2872条生产线。全年整治“散乱污”企业(作坊)1200余家。污染防治工作扎实推进。深化“联合河长制”,完成环鼋荡岸线贯通等15个示范区联合治理项目。整治785个长江和XX流域入河(湖)排污口。实施614项治气工程,治理提升489家省重点涉VOCs企业。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79.3%,PM2.5浓度降至28微克/立方米,11个地表水国省考断面、2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连续十五年实现XX“两个确保”。生态保护基础持续夯实。太浦河“沪湖蓝带”一期完成主体建设。完成XX大道、笠泽路、230省道城区段等绿化提升,太浦河、外XX河等滨水绿廊加快建设。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项目基本完成。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建设基本完工,城南污水厂开工建设,盛泽南部工业区污水处理厂建成,运东污水厂投用,1.15万户农村生活污水收集治理。环XX有机废弃物处置项目开工。工业污水、医废、固废、危废处置能力大幅提升。绿色低碳转型全面提速。加快推进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项目备案数达181个,装机容量191.4兆瓦。新增国家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省绿色发展领军企业各2家,均列全市第一。整优提升近千家低效工业企业、2万亩以上低效用地。实施重点节能与循环经济项目18个,节能约2.6万吨标煤。中联环XX创新中心开工建设。开展一体化示范区水资源管理集成创新试点、水资源刚性约束“四定”试点。全区绿色贷款规模达660.26亿元,增长92.14%。实现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全覆盖。

(六)坚持优先保障民生,百姓福祉全面增进。聚焦“民生七有”目标,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区百姓。民生支出20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82%。就业增收保障稳步加强。全区有效用工备案数同比保持增加,国家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总量列全市第一。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7.95万元、4.34万元,增长3.6%、5.7%,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发放困难人员救助金、物价上涨动态补贴超1亿元。地方储备粮等物资保供稳定。教育健康事业取得进步。完成新建学校8所、改扩建4所,新增学位7000个,XX大学未来校区正式开学,汾湖高级中学晋升省四星级普通高中。深入推进“双减”工作,有序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区中医医院异地新建项目基本建成。新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率超96%。与上海市中医医院、同济大学附属第十医院等三甲医院共建医联体,牵头成立示范区糖尿病足专病联盟。实现赴上海就医医保免备案不降比例直接结算。“一老一幼”服务持续优化。在全市首推“一键吴优”智能养老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XX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确认删除?
开通VIP
兑换VIP
微信客服
  • 微信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