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脱贫攻坚手记
今年是xx整县脱贫摘帽的决战之年,经过几年的艰辛努力,全县已有x.x万人摆脱了贫困,xx的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也屡获全省第一,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要实现整县摘帽,全县还有x.x万人的减贫任务。我深知,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最后的紧要关头,唯有付出百倍努力,让贫困群众一个不少地迈入小康之路,才能为党和人民交出一份践行初心使命的满意答卷。
xxx的不眠夜
xxx村位于xx镇xx方一个狭长的山谷里面,是我包联的第二个贫困村。
从县城出发,一路途经xx村、xx村、xx村,是xx镇最偏远的一个村。全村共有x个村民小组xxx户xxx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xxx户xxx人,贫困发生率高达xx%。
xxx是全县x个深度贫困村之一。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静静地流淌,一河两岸有少许平地,群众有的把房屋建在平地里,有的散落在山间褶皱里,一间间土坯房诉说着这片土地的贫瘠。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没有主导产业,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了,留守在家的群众仍然以务农为主,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我在xxx入户走访和群众交流时,他们说的最多的就是没有来钱路子。正是由于村上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产业发展滞后,导致群众找不到产业、找不准产业,渐渐失去信心和动力。想要改变这里,任务还很艰巨!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这里的贫困面貌!
山村的夜晚静谧无声,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海中始终在搜寻那一把破解贫困的“金钥匙”。从进入xxx的那一刻起,我就在思忖着发展之策,每个村都有潜在优势,xxx村的优势就是生态环境好。早在20xx年县委全委会上,我就提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设中国最美乡村”的发展思路,并把“产业美”作为脱贫攻坚的目标之一。xxx村除耕地、道路、民居以外,其余都是山林、河流,这么好的自然资源,群众本来也有种养殖的传统优势,一定要把产业脱贫的路子走稳走好,把生态优势转化为脱贫优势。
村子不脱贫,我就不脱身!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在村上召开了座谈会,和扶贫的同志们一起谋划发展思路。我在全面分析村情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了xxx村要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全面完善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壮大集体经济、培育主导产业,在全县打造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生态保护、社会治理、集体经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六个”示范,让xxx在脱贫摘帽之日成为美丽乡村,走生态脱贫、绿色发展之路。
改变村容村貌,首先要改善基础设施,群众有了好的生产生活条件,才会精神振奋,干劲十足。我决定先从五个方面集中攻坚: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启动x.x公里村组和产业路硬化工程,新建水窖x个,铺设供水管网xxxxx米,全村电力网改xx公里,架设通讯光纤x公里,有线电视线路x公里,补齐群众最关注的水、电、路、讯等方面短板。二是加大主导产业培育,落实“三个一千”产业发展目标,即发展茶园xxxx亩、山林经济园xxxx亩(核桃、板栗、烤烟)、林下种植xxxx亩(中药材、百合、魔芋),实现“人均三亩园、产业全覆盖”。三是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在保护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的基础上,对群众房屋统一实施陕南特色民居改造,新建集中安置点x个,建成污水处理厂x座,规范了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和设施,把干净整洁的理念植入群众心中。四是激活村集体经济,成立xxx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破解村级集体经济“空壳”难。五是探索建立道德评议“红黑榜”,推动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发展。
思路一对天地宽。由于xxx村找准了发展的路子,终于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村里的土坯房统一按照陕南民居风格改造,白墙青瓦、朱漆门窗,成为点缀在绿水青山间的一道风景;一盏盏路灯伫立在村道两旁,既改善了村容村貌,又方便了群众夜间出行;产业路直通田间地头,昔日的荒山沟谷,现在是一片片烤烟、一垄垄绿茶,到处都孕育着绿色的希望。村上的专业合作社培育起来了,茶企公司也来了,建起了厂房,流转撂荒地建茶园,与贫困户确立了帮带关系,通过土地入股、园区务工、股份分红等途径,带动xxx户贫困户户均增收xxxx元。有了稳固的扶贫产业链,群众的积极性高涨。xxx是我包联的贫困户,xx岁了还养蜂,一年净挣xxxx余元。还有xxx,虽然双手残疾,但看到别人都在忙活,也不甘示弱,养了x头牛,年收入达x万元,还供养一个大学生。贫困群众有的栽绿茶、核桃,有的种魔芋、烤烟、党参、天麻,有的养蜂……短中长产业遍地开花。
以前农户的土特产自家吃不完就送人,变不了钱。现在村上开办了第一书记网上扶贫超市,县上有电商企业,通过“电商+第一书记扶贫超市+贫困户”扶贫模式,农民出产的土鸡蛋、土蜂蜜、土豆、葛根等山货成了“俏货”,只要有货,脚不出村就能变现,贫困户很高兴。这让我由衷地欣慰!脱贫攻坚,就是要让贫困群众看到希望、得到实惠。
xxx村算是初步确定了一条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脱贫致富与可持续发展相促进的脱贫路径。近年来,xx县始终把产业作为脱贫的根本之策,坚持茶饮产业优先发展,全县累计发展茶饮产业园xx万亩,中药材、富硒粮油等产业园xx万亩,建成现代农业园区xxx个,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xxx家,绿色产业成为稳定脱贫的重要保障。
xxx的变化给了我信心和决心,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深度贫困村并不可怕,只要因地制宜找准发展路子,带领群众一步一个脚印地奋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我到村上当“队长”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起点、是希望。我坐在办公室里盯着日历,眼看整县摘帽的日子一天天逼近,“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最吃劲的时候,一定要一鼓作气、尽锐出战。”总书记的叮嘱字字铿锵,在我耳畔回响。
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尽锐出战?我一直在思考和探索。早在扶贫战役打响之际,我就要求全县上下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每年县委全委会都以脱贫攻坚为主题,全县上下真正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