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社会保障现状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3年12月
调查地点:XX
调查对象:XX
调查人:XX
调查内容:农村社会保障现状
调查方式:座谈交流(主要针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深入了解)
实地了解、口头采访
电话采访
文献检索(党和政府的相关改革措施文件、学者研究成果等)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农村社会保障的不足,提出相关建议使之日益完善,服务于民。
调查步骤:组织座谈;
口头采访,电话采访;
分析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摘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0%多,但是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村社会保障滞后,这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妨害了社会稳定。目前农村社会保障基本达到了全覆盖,按照县委的安排,下基层、接地气、察民情,我们深入基层,调查了解群众的愿望,从社会保保障的角度分析问题,提出建议解决问题使之更加完善,服务于民,真正落实党的群众路线。
一、基本情况
勉县武侯镇杜家坝村有6个村民小组,142户共455人,其中党员21名,村干部四人。该村耕地面积650亩,2012年人均收入7005元,新农合参保率98%,新农保参保率95%,2013年劳动力转移156人,创经济收入255万元。自改革开放以来,该村有了很大变化,各项事业有了显著发展,但这个村沟壑纵横,山地丘陵居多,适宜耕种的土地较少,由于地处汉江河畔,汉江阻隔,交通十分不便,资源匮乏,集体经济较为落后,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儿童、老人现象比较普片。
二、社会保障现状
(一)传统的农村社会保障功能削弱。在以前的旧中国,农村的社会保障是完全依赖着个人家庭的。“百善孝为先”就是靠着这个“孝”字,靠着孝道,我们家庭中的老年人才得以有一个比较安稳的晚年。家庭成员的生、老、病、死等开支,都是依赖家庭经济的支持。随着社会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即一对中年夫妇将要承担双方父母四人的”生老病死”和一个或两个子女的抚养责任,这将使未来家庭不堪重负。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远离家乡,来到大城市里打工,造成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现象。造成家庭成员精神方面的照顾缺乏,就医看病困难,晚年养老负担加重。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