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务处工作计划
依据学校工作要点提出的目标任务,结合本部门工作职责要求,制定本部门工作计划。
一、主要工作目标/指标
1.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标准。贯彻落实国家最新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组织各专业科学制(修)订2023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落实方案公开制度,保障方案落地实施。
2.创新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研究、架构学校“尚医德,重基础,强技能,复合型”高素质卫生健康人才培养体系。加强美育、劳育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探索构建德智体美劳综合评价体系。力争国家教学成果奖突破。
3.深入推进“三教”改革。健全完善学校教学能力比赛机制,力争国赛获奖。加强数字教材、纸数融合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建设,力争十四五首批国家规划教材评选数量上的突破。推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培育、打造职业教育“课堂革命”典型案例。
4.推进“岗课赛证”融通。探索“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强化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岗课融通”,构建双元“模块化”人才培养新模式。“课赛融通”,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和职业综合素质。“课证融通”,助力学生个性化成长和高质量就业。
5.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完善课程思政建设体制机制,打造课程思政建设新模式。充分挖掘教学中“课程思政”元素,突出“德技并修”职教特点,进行课程思政系统设计,有机融入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育人新要求。力争省级、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典型案例。
6.加强执业资格考试过关率。推进相关课程建立模拟题库、强化技能训练、强化考前培训、实施联考代考制度等形式提升执考通过率,力争执考通过率新的突破。
7.提高教师学生竞赛成效。实施技能竞赛引领工程,建立激励机制,完善国家、省、校三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体系,力争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获奖新突破。
8.持续推进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推进国家、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科学编制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完成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针对项目建设任务各个方面查找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整改措施,力争产出一批国家、省级标志性成果。
9.着力打造校院(企)命运共同体。加强学校与相关院(企)的合作,与相关部门加强沟通交流,建立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积极与行业领先院(企)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就业创业、文化传承等方面深度合作,形成产教融合实践模式,构建“人才共育、基地共建、人员互聘、信息共享、协作服务和文化交融”运行机制。
10.发挥“1+1+X”医教联合体作用。认真研究、部署2023年医教联合体工作,深化共建机制,致力构建“教学双主体、责任双主体”新型合作关系,打造升级版“医教联合体”,积极探索“校院一体、医教融合”的好做法、新机制,推动“3+2”助理全科医生培养,努力为基层医疗人才培养作出积极贡献。
11.加强校院(企)联合培养。实施面向院企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开展学校、专业、课程与院企等多层次合作办学,继续推行“订单式”培养、现代学徒制等“双培型”培养模式,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推动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共同开发,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共同编写。
12.推动校院(企)合作共建。推进产业学院建设,全面提升产业学院服务学校人才培养的综合效能。加快建设集实践教学、科学研究、技能鉴定、社会服务、技能竞赛为一体的省级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13.加强省级卫生职教集团建设。推进集团实体化运行工作,制定建设方案,充分发挥集团成员单位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力争高质量建成实体化运行的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
14.切实发挥校企合作办公室作用。充实人员力量,参照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要求,对职能作出进一步的规定,建立和完善企业数据库,统筹起全校校企合作工作,做好相关数据统计工作。
15.加强数字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积极培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在建项目,力争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推进国家、省、校三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应用。培育、建设、新增2-4门省级职业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培育、建设、创建2-3门国家级职业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16.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强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建设一批微课、慕课、SPOC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推进三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建设校级高水平专业群课程教学资源库。积极培育国家级、省级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加强虚拟仿真实训校级平台建设与应用,力争省级、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二、任务与举措
(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