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就业失业工作总结
截至12月31日,我市实名制新增就业12.08万人,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2.78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率75.37%,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028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率97.95%;积极开展“就业促进行动”,打造“三公里”就业圈,开展就业困难人员兜底就业计划试点,落实“53353”拓岗计划,针对性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工作,打造“就业X优”品牌。
一、主要工作
(一)开发“就业X优一体化平台”,打造“三公里”就业圈,建设“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
以社区三公里范围内的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小微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打造“政府主导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线上线下联动”的公共就业服务新模式,线上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线下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就业服务,为服务对象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达到三公里内享受公共就业服务、实现就业的工作目标。截至目前,平台注册企业数26023个,累计提供岗位数20.89万个次,登记求职者10.16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1170人、失业人员3.0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3194人、退捕渔民684人,促成供需对接2.89万人次,浏览量378.19万人次,到今年底全市50%以上城市社区达到“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标准。
(二)开发公益性岗位和临时性专项岗位,兜底困难群体就业底线
加强困难灵活就业人员、因疫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的摸底排查和就业帮扶,开发公益性岗位和临时专项岗位托底安置有就业意愿的就业困难人员,根据年龄、家庭等因素,建立公益性岗位安置对象排序机制,优先安排符合岗位条件的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4820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60.67%,托底安置2846名就业困难人员。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