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共同富裕与未来社区建设工作均在全省专题会上作典型发言,慈善体制机制创新和山海协作机制入选省级首批共同富裕试点和典型案例,是全市唯一双双上榜的县(市、区);×现代金融创新发展区成功入选全省首批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省“152工程”落地4个,落地数和落地率全市排名第一。现将2022年具体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聚焦规划蓝图,重点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一是高站位完成五年规划编制并组织实施。经过一年多的前期研究、编制起草、反复讨论、征集意见和修改完善,组织推进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完成9个重点专项规划、6个一般专项规划和2个备案类规划。部分专项规划等待上级规划落定后印发实施。同时,做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规划信息公开工作。确保社会稳定风险可控,并在广大群众监督下实施,做到应公开尽公开。二是科学制定年度目标任务。起草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下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指导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督促相关部门充分履职尽责。抓好经济监测,开展经济形势分析研判,向区政府建议经济运行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三是超前谋划共同富裕示范区工作。率先建立共同富裕示范区“1+5”工作体系,开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同富裕示范样本研究。现代慈善体制机制创新项目入选第一批省典型案例清单,8月27日,作为首批试点代表之一,×在全省共同富裕重大改革专题会上作典型发言,获省袁家军书记和郑栅洁原省长多次肯定。9月24日,现代慈善体制机制创新助推共同富裕试点做法获市委书记刘小涛批示肯定。编制“四张清单”,提出了8大主要任务208项举措,入选市典型案例清单5个。推进旧改新模式,瓯越九山斗城公园城市和高品质城市公共文化空间项目入选全市首批试点。
(二)紧盯市对区考核目标任务,重点指标持续发力
一是投资指数稳步增长。优化有效投资结构,提速推进重大项目尽快早开工,加快老港区、环贸港、集新未来社区等全区重点项目的实施进度,积极谋划沿江快速路、七都未来社区等项目的开工入库。1-11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0%,全市排名第三;制造业投资增速达62.4%,全市排名第二;民间投资增速29.7%,全市排名第三。提前谋划明年投资计划,优化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根据全区大建大美发展要求,梳理全区拟建项目,调整项目35个,增补项目39个,年度计划投资减少11.37亿元,为2023年投资工作打好基础。优化审批流程,实现企业备案“零跑路”。全面应用投资在线平台3.0,实行统一网上受理、统一网上审查、统一网上出件,限时办理审批手续,将审批方式变“线下跑”为“线上跑”。二是服务业提质争先促发展。谋划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思路,制订《×区打造区域生产性服务业中心行动计划》,明确推进任务,细化责任清单。高标准打造×现代金融创新发展区,并成功入选全省首批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探索楼宇经济突破发展,引导……等楼宇打造数字科技、建筑地产、电子商务为特色的产业高端楼宇;谋划成立楼宇经济联盟,充分整合楼宇资源,搭建政府与楼宇行业交流纽带,2022年力争培育亿元税收楼15幢。服务业“小升规”企业申报49家,市区两级现代服务业产业政策2项奖励申报共计兑现770.38余万元。新开工重大战新亿元项目1个,新增战新企业入库5家,战新产业政策已兑现52.21万元。截至第三季度,全区服务业增加值为740.73亿元,增速7.0%。1-11月,我区四大行业营利性服务业企业131家,实现营收57.63亿元,增速18.1%。三是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平稳。2022年前三季度,我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3070元,同比增长13.6%,增速排名全市第四。
(三)重点项目高效推进,积极争取上位要素保障
一是全速推进152项目落地。长三角科技企业总部及国际智能制造中心启动区、保利高端现代双创中心、英侨智造服务基地、大型游乐设施生产制造等4个项目成功申报省“152工程”,落地4个,落地数和落地率全年保持全市第一,其中,长三角科技企业总部及国际智能制造中心项目的落地实现了我区百亿级单体产业项目零的突破。二是持续落实“六重清单”任务。组织推进重点项目共365个,总投资2341.6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83.14亿元。其中,列入省重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