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教育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2022年,全县教育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优质均衡为目标,着力抓公平促普惠、抓内涵提质量、抓改革激活力、抓党建强保障,各项教育重点工作呈现出均衡推进、重点突破、整体提升的良好态势。
一、2022年教育工作
(一)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是强化政治统领,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召开教育系统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县委教育工委“两优一先”表彰大会等会议,持续深化“四抓两整治”措施,常态化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从严落实“三会一课”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深入开展“双培双促进”活动,通过传、帮、带培养入党积极分子X名,发展党员X名。稳慎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制定印发了《X县贯彻落实〈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工作方案》和中小学校党组织优化调整意见。在原X个基层学校党组织基础上进一步规范设置党总支(支部),对X个党员超过X人的学校按要求成立了党总支,全县教育系统党总支达到X个;对原X个中小学校党支部进行优化调整,撤销了X个党支部,新设立X个党支部,全县各级学校党的组织体系进一步健全。专项开展“党建+”破题攻坚行动,打造党建综合示范点X个,各级学校党建品牌有抓手、有载体、有成效,促进党建与教育教学融合共进。
二是紧盯质量核心,提质措施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全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为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指明了努力方向。制定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和选课走班指导意见,不断加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和综合素质评价,召开高考综合改革推进会,组织参加省市高考研讨会,指导模拟选课X次,引导各学校不断优化备考策略。制定《提升新时代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十条措施》,建立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定期分析制度,召开中考备考推进会,精心开展“学研讲思用”活动和备考专题报告。围绕集团化办学方向,按照以城带乡、以强带弱、优势互补、整体推进的思路,组建“X+N”式教育发展共同体X个,开展“四联动一帮扶”活动X多场次。围绕“三思课堂”建设,开展联片教研、送教下乡活动、结对帮扶和课堂教学讲赛,征集发布“幼小衔接”微视频X个,达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改,提升教学(保教)质量的目的。不断加强教学研究,积极开展专职教研员定点联系学校任教工作,年内,立项省市级课题X项、结题省市级课题X项,有X项成果获全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三是不断夯基固本,队伍建设不断深化。深入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和纪律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发布《师者》原创歌曲,培树师德典型X个,处理师德失范行为X起。创建省级名师工作室X个、市级名师工作室X个,成立县级名师工作室X个,X名思政课教师被评为省市级骨干教师,全县名师集群持续扩大。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完成“国培计划”X项X人、市级骨干班主任培训X人、网络研修培训项目X人、校本培训X人,举办教育系统管理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X期。制定《X县教职工管理办法(试行)》,落实“基层有效”职称制度,聘任正高级教师X人,高级教师X人,一级教师X人。盯紧缺学科和薄弱领域,通过“特岗计划”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补充教师X名,引进紧缺人才X人。持续推进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全县交流轮岗教师X名,城乡师资趋于均衡。不断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年内提拔干部X人、交流任职X人、调整股级干部X人,各级学校办学治教力量进一步增强。努力提高乡村教师工资待遇,年度内发放乡村教师生活补助X万元、落实乡村教师岗位津贴X万元,乡村教师队伍持续稳定。
四是加快项目建设,城乡布局不断优化。制定“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和城区中小学(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全面完成了城关镇杨柳小学撤并和X四中改制,进一步优化整合了城乡教育资源。年内,共实施各类建设项目X个,新建、续建、维修校舍X万平方米,新建运动场X万平方米,购置设备X套/件,总投资X亿元。坚持早动手、早谋划,通过挂图作业、倒排工期、一线督战等方式加快教育项目建设,全面建成了飞云镇中心小学宿舍楼、高平镇铁佛小学教学楼、省列为民实事教育项目X所农村学校厕所、城关镇兰家山小学改扩建、县第三小学教辅楼、丰台镇中心小学综合楼、泾明乡中心小学宿舍楼、王村镇四坡小学校舍改扩建、世纪花园C区幼儿园装修、杨柳幼儿园日托制改造、王村镇中心幼儿园维修等项目,新增园位X个、学位X个,有效缓解了“城镇挤”“大班额”问题,城乡教育布局更加科学。累计投资X多万元,安装“班班通”X套、计算机X台,购置课桌椅X套,建成智慧教室、智慧安防系统各X个,新建美术、音乐、舞蹈、书法、创客教室、心理咨询室及校园电视台各X个,有效提升了学校现代化水平。
五是持续减负增效,“双减”任务落实落细。出台《X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经费保障实施方案》和《X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经费管理办法》,充分挖掘教师潜力,积极开展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等活动,切实增强了课后服务吸引力、有效性。制定学生书面作业设计指导意见和管理细则,规范基本作业和弹性作业,推行家长签字免写、作业公示和作业质量定期评估制度。制定中小学校考试管理实施细则,压减考试次数,控制考试难度,形成了基于“听说读写算”的一、二年级师生发展性评价体系。制定《“双减”背景下义务教育学校质量提升的指导意见》,召开“双减”推进会、现场会,推进教研教改校本化,发布“双减播报”信息X条,实现“课外减下来,课内增上去”的目标。全面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大力整治违规举办校外学科培训、无证培训、地下培训等隐形变异行为,深化家校协同育人,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成才观,消除焦虑情绪,从根源上降低了学科类培训机构反弹的风险。
六是强化典型培育,教育内涵不断提升。印发《中小学生德育教育读本》,举办国学大讲堂X期,创建市级德育星级校X所。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