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单位2022年党建工作总结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党建工作总结会,是在XX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年度各项重点工作紧张收尾的关键时期,XX党委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交流党建先进经验,总结今年以来党建主要工作,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以党建工作的良好成效保障XX高质量发展。
昨天,我们邀请中央党校XXX教授,利用一天时间为大家作了党的XX大精神辅导解读。刚才,7家基层单位代表作了党建工作交流,有思路、有举措,亮点多、工作实,既有传承又有创新,创造了许多鲜活经验,扎实推动了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实现了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同加强、双促进”,为企业持续稳健发展作出了贡献。会后,希望各单位认真组织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不断提升企业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下面,我讲两个方面的意见。
一、今年以来党委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XX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XXX党组要求,扎实推进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党建工作活力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素质不断提升,有力保障和推动了高质量发展。
1.融入中心、服务大局,保障改革发展。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内外部环境深刻变化和严峻市场形势,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把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员工群众关注的热点作为工作的着力点,把提高生产经营成效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使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截至11月底,新中标市场合同额XXX亿元(同比增加XX%),上市业务实现收入XXX亿元(同比增加XX%),实现利润X亿元(同比增加X%),未上市业务实现收入XX亿元(同比减少XX%),亏损控制在X亿元以内。改革调整稳步推进,按照XXX党组总体部署,圆满完成XXX社会化改革,XX公司正式划转到XXXX,托幼社会化改革全部完成,进入模拟运行阶段;“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稳步推进,XX、XX、XX、XX基地“三供”业务基本移交或签订框架协议,年底前基本完成。
2.提高政治站位、落实主体责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一是加强政治思想建设。开展了第XX次“形势、目标、任务、责任”主题教育宣讲活动,局处两级宣讲XXX场,直接受众近X万人;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集中学习XX次,深入学习党的XX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认识“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优化基层单位党群部门机构和人员设置,为XXXX 6家单位增设党群工作机构,进一步增强了党群工作力量;强化对党支部“三会一课”等工作开展情况的督导检查,党内政治生活进一步规范。强化党员管理信息化建设,持续开展党内统计及党组织与党员基本信息采集工作,在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录入党组织XXX个、党员X万余名。加强党费管理,调整收缴标准,细化使用项目,规范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加大扶贫帮困力度,组织XX家单位对XXX名离退休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和因公殉职党员职工家属进行帮扶慰问,发放慰问金XX万元。三是完善党建工作体系。加强顶层设计,根据XX书记在党组织政治功能专项督查XXX片区汇报座谈会上的指示精神,探索建立了“三个体系、三个平台”的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体系框架结构。成立X个专项督查组,对XX家单位开展专项督查,梳理归纳出X个方面XX项共性问题,分析提出X个方面的整改措施。组织境外党建工作调研,深入总结经验和做法,以课题立项形式开展创新工作模式研究,扎实推进海外党建工作。
3.加强培养选拔、注重管理监督,推进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一是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标准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要求,真正把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充实调整处级以上干部XX名,其中提拔处级干部XX名(正处级X名、副处级XX名)。认真贯彻XXX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专题座谈会议精神,制定实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任用工作的实施意见,完善后备干部人才库,公开选拔X名“80后”副处级干部,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结构。二是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制定实施了《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人员进行提醒、函询和诫勉暂行办法》,提醒函询诫勉XX人次;建立因私出国(境)管理系统,严格领导人员因私出国(境)证件管理和因私外出审批手续,办理使用证件审批手续XX人次。三是坚持处级干部和一级以上项目经理脱产轮训制度,组织处级干部培训班X期、项目经理培训班X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X期、优秀年轻骨干人才培训班X期,累计培训XXX人次。四是开展了主体业务单位人事情况调研,根据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调整完善了XX“十四五”人才队伍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人才队伍建设目标、思路和保障措施。利用XXXX高层次人才引进平台,面向全球遴选高知人才,为XXX等3家单位发布高知岗位需求X个,给予基层单位科研和业务发展充分的人才支持。新版人力资源交流信息平台上线使用,有效推动人才流动。强化人才管理,通过“微课堂”和专家论坛等方式,提升专家影响力和软实力。上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