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安排
2020年工作总结
2020年是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建设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目标,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和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紧扣“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严格按照年初工作既定目标,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实现了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平稳较快发展。
(一)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就业创业成效显著
1.统筹兼顾,积极落实各项就业创业工作。2020年,我县新增实名制就业61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较低水平;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9人,失业人员再就业率73%;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1人,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就业率%;开发公益性岗位370个,开发就业见习162个,安置到岗80人;推荐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5人共365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发放率%;帮扶42名未就业有意愿贫困劳动者就业;均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2.助力脱贫,重点推进就业扶贫工作。一是严格按照省市下达目标任务,及时制定年度工作方案,分解目标任务,明确时间节点。二是重点推进贫困村就业扶贫车间建设。2020年,我县新认定就业扶贫车间4个,累计吸纳贫困劳动者就业40人。三是持续开发乡村公益岗位,吸纳贫困劳动者就地就近就业,今年我县共计开发60个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40名农村贫困劳动者就业。
3.多措并举,全力帮扶企业复产复工。一是加强政策保障,先后制发了《关于加强企业复产复工用工保障促进务工返乡人员就近就业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企业复产复工和劳动者就业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指导各乡镇做好复产复工企业政策帮扶。截止2020年底,我县共有73家企业享受复工复产就业补贴万元,5415名贫困劳动者享受转移就业交通补贴万元。二是落实失业保险返还政策。对疫情防控期间保障城市运行必需、疫情防控必需销售、群众生活必需等提早复工企业,加大服务力度,主动对接宣传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同时简化申报流程、缩短审批时间。截止2020年底,我县共有124家企业享受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贴万元。三是优化企业用工岗位对接,安排专人摸底复工企业用工需求,建立用工需求台账,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帮助缺工企业和劳动者做好求职登记。
4.真抓实干,扎实推进就业创业服务。结合“春风行动”、“接您回家”、“就业大篷车”送岗下乡等专项行动推进招聘用工工作;常态化推进“2+N”主题招聘日等各项就业服务活动,充分利用政府网、就业网等网络平台持续发布用工信息。实施“创业江淮”行动计划,优化创业指导服务,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工作,引导更多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回乡创业;2020年共开展创业培训班1期,培训30人。
(二)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事管理日益规范
一是做好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服务。完成人员定岗以及聘任工作,初级评审19人,职称定职40人,职称聘任49人;完成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审核申报工作,其中中级31人,高级51人;完成2019年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2093人;完成全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动及人才资源调查统计等工作;办理事业单位人员调动25人,其中调出21人、调入4人;完成2019年事业单位人员统计工作,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聘用工作,组织推荐工程系列中级职称评委库委员候选人,选派6名专业技术人才前往凤台县交流学习。
二是做好事业单位招聘工作。2020年累计公开招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60人,招募“三支一扶”工作人员8人,“三支一扶”志愿者期满安置9人。四是做好档案服务工作。2020年累计接收高校毕业生报到110人,接收托管各类人才档案676份。
三是做好工资福利工作。办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手续42人,调整工资福利待遇421人次,办理转正定级83人,核批2019年事业单位绩效工资1794人,审核发放2019年一次性工作奖励。
(三)社会保险提标扩面,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1.强化扩面征缴,保障待遇支付。截至目前,工伤保险共有参保单位288户,参保人数7901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0%;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共有参保单位279户,参保人数11540人(其中:在职参保人数7898人,领取退休待遇人数3642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21%;失业保险共有参保单位255户,参保人数2873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参保单位141户,参保人数4929人(其中:在职参保人数3325人,领取退休待遇人数1604人)。全年工伤保险累计征收191万元,支付138万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累计征收4413万元,支付9895万元;失业保险累计征收万元,支付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累计征收5164万元,支付8154万元;职业年金累计征收1350万元,支付112万元。2020年完成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调待3513人,人均月增加养老金待遇元;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调待1587人,人均月增加养老金待遇元。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发放取消人工报盘,实行社银接口直发,切实保障待遇支付。
2.推进全民参保,保障老有所养。截止目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其中参保缴费万人,待遇领取万人)符合领取条件的人员养老金发放率100%,超过“双基”建设指标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95%的要求;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