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家园网 | 公文写作素材范文网站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校民族宗教工作交流材料

高校民族宗教工作交流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党的XX大报告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校是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聚集地,是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新时代高校加强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有助于全体国民尤其是大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一、新时代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任务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丰富民族团结教育的载体、渠道、方式方法,形成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共同愿景,是新时代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任务。厘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新时代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逻辑关系是完成新时代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任务、发挥新时代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作用的重要基础。

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主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团结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民族理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五个认同教育”等。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汇集了各个民族的青年学子,是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阵地。新时代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丰富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创新民族团结教育方式。

2.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平台。促使大学生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树立正确民族观既是目标指向,也是实践活动。首先,高校担负着向青年大学生宣传、教育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重要职责,同样也承担着培育和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使命。其次,高校是思想创造、文化传承、知识传播以及铸魂育人的主要载体,也是各民族大学生思想交流、情感交融、心理交汇的重要场域,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再次,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主体,同样要把正确的民族观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有利于促进优秀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增进各民族大学生之间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校民族宗教工作交流材料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微信客服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