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总结
1.多措并举救灾抗疫。一是筑牢农村卫生防疫底线。投入71.2万元,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及全面消杀,防止疫情在农村地区扩散蔓延。二是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投入1490万元,实施杨桥、沙门、临河3个已脱贫社区587眼机井“油改电”项目,优化高效灌溉农田面积2.5万余亩。三是全力做好灾后重建。投入灾后重建资金123万元,疏浚河道5.3万米,改种补种913.5亩,完成秋收作物统防统治6100余亩;投资471.21万元实施盐庵沟治理项目,对辖区内盐庵沟6517米河道进行整治,清淤7.2万立方米,维修、翻建生产桥9座,有效提高我区水利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四是社会救助功能发挥良好。募集抗疫救灾物资、现金790余万元,对因洪灾受损的265户脱贫户、监测户发放捐款18.6万元。
2.国土绿化取得历史最好成绩。投入资金5.9亿元、实施绿化项目157项,完成国土绿化8981亩,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2020-2021年冬春国土绿化优秀单位”,获一等奖金200万元。
3.以“四清两强”为抓手,高质量推动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工作。杏花营农场班村荣获2021年“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称号。
4.高效率推进“北部片区”建设。谋划建设乡村振兴项目40余个,沿黄乡村振兴示范带、S312生态提升等项目进展迅速,多次受到市领导表扬。
5.农业在调整结构中提质增效。全区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9万亩,总产3.9万吨;经济作物播种面积6.4万亩、总产1万吨,西瓜种植面积3.6万亩、总产7.9万吨;发放耕地地力补贴1584.39万元,一次性种粮补贴181.27万元。
6.持续巩固拓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创建成果。成立区、乡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累计检查门店160余户次,完成食用农产品抽检2230份。
7.秸秆综合利用蹚新路。禁烧工作实现全年零火点;实施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引进再生资源回收公司,累计处理秸秆12000吨,年生产8000吨生物质燃料。
8.农村在改善环境中增绿变美。全年投入1700万元用于人居环境整治,连续4个月获得开封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检查五区排名第一的成绩,“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大讲堂进社区”做法被省委农办全省推广。
9.农业机械管理平稳高效。引导中联重科成立河南中联重科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购置机械76台,发放补贴240万元,成立“谷王公益收割志愿者服务队”免费帮助老、弱、病、残群体收割农作物,免除费用90余万元。全年检验农用车辆108台,“三夏”、“三秋”生产期间,组织各类农用车6000余台次,各类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