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家园网 | 公文写作素材范文网站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乡镇基层调解经验交流材料

乡镇基层调解经验交流材料

××××镇实施易地搬迁工程以来,累计搬迁群众3069人,占全镇人口的13.31%,搬迁群众住进了安全整洁的集中安置社区,但“十里不同风”的文化差异、迁出地与安置区的利益落差、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前后不同等因素,导致矛盾易发多发,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因城镇居住不习惯带来的怨气和乏人陪伴的孤独,一度成为全镇各类矛盾纠纷攀升的诱因;与此同时,经历数轮镇村撤并、镇村换届,每一轮次退下来的镇村干部中的老党员“管理难”亟需破题。××××镇认真汲取“枫桥经验”,创造性落实“321”基层治理模式,变退休老党员占比高为服务搬迁群众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人脉优势,20216月,在跨4镇、15村搬迁安置人口达1438人的移民搬迁社区,试点组建“老支书”调解团,逐步辐射全镇,通过“选好人、建好团,定好岗、履好责,搭好台、护好航”的“六好”要求,发挥退下来的“老支书”人头熟、地头熟、威望高、持公心的特点,积极化解社区矛盾、用心做好情绪疏导、全力加大法治宣传,使之成为搬迁群众的知心人、社区干部的好帮手、源头治理的生力军。“老支书”调解团自运行以来,接待群众咨询135人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1件,全镇治安、刑事案件明显下降,全镇无1例赴省进京信访案件发生,无1例恶性治安案件发生,无1例民转刑案件发生,这一创新做法被多家中省主流媒体报道。

一、选好人、建好团。面对搬迁安置社区人口聚集、矛盾激增和社区干部人力不足的现实,在自愿参与、双向选择的基础上,××镇党委经过严格考察,从政治素质过硬、知识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退休党员干部中,筛选了9名曾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和1名担任过乡党委书记的退休干部,组建了××镇“老支书”调解团。这种组团方式既减少社区群众“拉偏架”的疑虑,又群策群力、相互协助,确保调解力量全天候、不误事。实践证明,这些“老支书”牢记党员第一身份,退休不褪色,服从组织召唤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乡镇基层调解经验交流材料

确认删除?
开通会员
兑换会员
微信客服
  • 微信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