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级领导干部和县处级主要负责同志读书班上的发言
全市“两会”刚刚闭幕,市委就举办市级领导干部和县处级主要负责同志读书班,深入学习党的XX大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授课,围绕建设“一区一枢纽一中心”进行深入研讨,对拓宽视野、启发思维、统一思想、鼓舞干劲,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达州建设意义重大。根据读书班安排,我就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汇报三个方面的体会。
一、突出新型工业化主引擎
党的XX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提出要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为总抓手,坚持工业兴省,大力实施制造强省战略。省委读书班上,晓晖书记强调,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四化同步”的主引擎,让工业真正扛起大旗、挑起大梁。
达州要实现“一区一枢纽一中心”目标,必须坚持不懈推进新型工业化,以新型工业化实现“以产兴城、以城带乡、城乡融合”。历史上,达州曾是工业重镇,在2010年,工业占GDP比重曾达到41%,达州的GDP总量在全省名列第6。但从2011年开始,达州未富先衰,工业占比一路下滑,到2022年,工业占GDP比重仅25.1%,分别低于全国、全省8.1、3.8个百分点,在全省排13位。2014年达州GDP总量被泸州反超时差7亿元,到2022年差距拉大至99亿元,而工业的差距从221亿元拉大至308亿元,GDP差距最大的短板在于工业。我们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快缩小差距,补齐短板,推动达州发展进位跨越。
市第五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市政府鲜明“大抓工业,重抓制造业”导向,大力实施“双园驱动”战略,积极培育“3+3+N”现代产业集群,GDP中工业占比逐步提升,从2020年22.7%逐步回升到2022年的25.1%,工业对GDP的贡献达到37.7%,全部工业增加值总量超过南充。实践证明:只要我们选准方向、持之以恒,一定能够实现工业的高速度、高质量发展。达州如此,兄弟市(州)的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案例。宜宾近几年大力推进工业发展,推动GDP实现高速增长,成功超过德阳而进入全省前三。遂宁近几年引进一批重大制造业项目,工业对GDP贡献保持在40%以上,GDP总量从2020年全省第16位跃升至2022年全省第13位。我们市内也是如此,宣汉的快速发展,其动力源泉主要也在工业,因此,只要我们坚持发展工业的决心不变、力度不减,就一定会带动达州发展争先进位。
二、明确新型工业化主路径
一要明确主攻方向。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思路,当前应重点主攻4个方面:一是强力推进资源开发。天然气重点在勘查新区块、建设新气田、争取多留存上下功夫,推进资源的就地转化,壮大天然气硫磺产业集群。锂钾资源开发上要按照市委邵书记在政协开幕大会上的要求,加快推进百万吨级钾盐基地建设,以钾盐基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