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中共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
各位学员:
下午好,按照党校课程安排,今天和给大家上一节简单的党课。授课的题目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有不妥的地方,欢迎大家指出来交流探讨。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我们有着伟大的精神滋养。在党的百年历史上,我们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我们党历经百年,但依然风华正茂,我们党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凭的就是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我们党的百年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也是党不断发展壮大、日益坚强成熟的百年。一百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古老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从贫穷落后到繁荣昌盛,民族从任人欺凌到振兴自强,人民从受苦受难到富裕安康,党也从成立时的几十名党员发展成为拥有9514.8万名党员、486.4万个基层党组织的世界第一大党。
一、中国共产党极其重视精神力量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始终重视并时刻强调精神的力量。毛泽东同志曾经讲,“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邓小平同志不仅提出“精神动力”一词,还归纳了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形成的、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发扬的“五种精神”。习近平同志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回首而看,在波折艰难中诞生的中国共产党,本身就是在精神力量的支撑下出现在世界东方。
井冈山革命时期,在极端恶劣、极端困难的环境中,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毛泽东同志没有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不能作出这种伟大判断的。
延安时期,我们在国民党频频地绞杀中,在物质条件极端贫乏的状况下,开展了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当时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这句话里所指出的“气概”“决心”“能力”的背后,是党的领导人心中升腾着的伟大精神力量。在这些精神中,革命精神是根本和基础,其他精神是这一精神的赓续和发展。
以伟大奋斗精神引领新时代征程是中国共产党精神的最新表现,标志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心传承红色基因、守住红色江山、开拓新的天地的坚强意志和精神状态。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精神谱系
在血雨腥风、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党的伟大精神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向前。成立于民族危亡之际的中国共产党,其首要任务是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带领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在这极其艰难曲折的过程中,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正是这些伟大精神,使我们党与以往的政党,使我们的军队与旧式的军队在精气神上有了根本性的区别。
在意气风发、激情燃烧的建设年代,党的伟大精神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是中国人民建设新世界的伟大起点。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面对的主要历史任务转变为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且要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建设征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面对更伟大、更艰苦的工作,毛泽东同志豪迈地指出:“中国人民将会看见,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继承革命年代红色精神,培育形成的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西迁精神、三线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正是中国共产党人豪迈气概的生动体现。这些伟大精神,为党带领人民初步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国民经济体系和国防体系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在波澜壮阔、生机勃勃的改革年代,党的伟大精神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开拓创新,走向富强。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带领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丽史诗。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取得巨大的进步,并且培育形成了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改革开放强调科学发展,彰显以人为本,与创造奇迹和辉煌的改革开放实践互为支撑、相得益彰。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当遇到各种难以预见的困难、风险、挑战时,党沉着应对,培育形成了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
当面临对国家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事件时,全党全力以赴培育形成了载人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继承和发扬了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培育形成的伟大精神,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成为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伟大征程中创造奇迹和辉煌的强大的精神支撑。
中国精神主要是由有机体的各个部分培育铸造,就组织体系来说,有的是党中央直接培育,有的是地方的党组织培育,有的是党的基层组织创造,有的是一些行业党组织培育,还有一些是特殊战线的党组织培育。
在以共产党员个人名字命名的精神中,有普通党员,比如张思德、雷锋等;有党的干部,比如方志敏、焦裕禄、孔繁森等;甚至还有为我们党工作的国外的共产党员,比如白求恩,他们是成千上万共产党员以及先进人物的代表。
中国精神是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这里也包含着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形成和发展的精神,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是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的集体意识、民族精神。它们共同构成了当今时代的中国精神,赋予了中国精神的民族特征,保证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独立性,并且时代精神还赋予了中国精神的时代内涵,是中国精神引领时代前行,拥有鲜明时代性和强大生命力的重要源泉。
明确中国精神谱系是为了寻根求本、增强基因认同和历史认同。弄清“我是谁”“我姓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弘扬光荣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