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家园网 | 公文写作素材范文网站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激发乡村振兴活力”专题调研报告

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激发乡村振兴活力”专题调研报告

根据2022年协商计划安排,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XXX“4.27”重要讲话和市第X次党代会精神,市政协以“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激发乡村振兴活力”为内容开展专题协商,并由市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XXX率调研组,先后深入我市XXX县、XXX县,赴区内的XXX市、XXX市以及区外的XXXXXX市、XXX市等地开展课题调研和考察,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农文旅融合发展具有较好优势

(一)农业特色优势显著。XXX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农业特色优势鲜明,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山水田园景观,丰富的长寿养生资源,是“中国芒果之乡”、“茶叶之乡”、“八渡笋之乡”、“茴油之乡”、“灵芝之乡”、“沙糖桔之乡”、“兰花之乡”,有机农产品面积居全区第一位,全市已发展形成了13个国家级、7个自治区级、56个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品牌农业和特色完全具备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独特优势。目前,全市已经初步打造了以XXX河谷休闲农业集聚区、XXX芒果产业(核心)示范区、XXX茶山金字塔为核心,辐射带动XXX区福禄河国家湿地公园、XXX市鹅泉景区、XXX浩坤湖景区等涵盖12个县(市、区)的特色农业旅游项目。

(二)人文资源底蕴深厚。XXX人文历史资源内涵丰富,以骆越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以XXX起义纪念园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句町古乐、布洛陀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民俗文化底蕴深厚、独具品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特别是我市各少数民族节庆文化活动众多,集会盛大,极具打造潜力。目前,全市已打造了布洛陀文化旅游节、壮族“三月三”、瑶族盘王节、苗族跳坡节、彝族火把节、仡佬族尝新节等节庆品牌;打造了XXX鹅泉、旧州、浩坤湖等景区及周边地区一批田园风情的农家乐和绣球、壮锦、麦编花篮等一批创意农业文化品牌。同时,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完整,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9项、自治区级非遗项目147项、市级非遗项目215项、县级非遗项目1724项,数量居于全区各市前茅,非遗文化与旅游、乡村振兴结合发展成效明显。

(三)旅游配套日臻完善。近年来,我市多措并举推动文旅产业发展,深入挖掘了XXX文旅“红色高地、壮族圣地、南国边地、天坑绝地、长寿福地、文化园地”六张闪亮的名片,精心打造了“XXX区—XXX县—XXX县”长寿养生之旅、“XXX市—XXX县—XXX区”XXX河谷休闲农业观光之旅、“XXX县—XXX市—那坡县”边关风情之旅、“XXX县—XXX县—XXX县”少数民族风情之旅、“XXX区—XXX区—XXX市—XXX县—XXX县”非遗文化体验之旅等五条主题鲜明、风格各异的乡村旅游线路;同时,围绕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新建(改扩建)了一批游客集散中心、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旅游厕所、XXX旅游直通车项目服务网点等,发展住宿餐馆企业20148余家(其中星级宾馆30家),旅游各项配套设施日臻完善,为我市农文旅加快融合发展的创造了有利条件,发展前景广阔。

(四)政策扶持优势叠加。我市享受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左XXX革命老区振兴、XXXXXX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叠加政策扶持优势,旅游市场广阔,粤港澳大湾区、东盟国家以及XXX区内外旺盛的乡村旅游需求,都将成为有力助推我市农文旅发展的潜在优势。2020年,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大力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出文化强市,高质量发展旅游的理念,出台了《XXX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制定了《XXX市提振旅游消费促进旅游业恢复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市级财政还设立了旅游发展专项资金,这些都为XXX农文旅融合发展营造了较好的政策环境。

(五)综合区位优势凸显。XXX已形成高铁、高速、水运、航空、口岸相配套的互联互通网络,成为了国家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之一,处于中国与东盟双向开放的前沿。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840公里,居全区各市第一,年内将实现县县通高速;100%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14790公里农村公路如玉带环绕山间,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日渐完善。未来,随着黄桶—XXX、云南文山—XXX—防城港铁路,南百高速“四改八”、XXX航道“三改二”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成,XXX的区位交通优势将会越来越明显,必将成为具有吸引力的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

二、我市农文旅融合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注重发挥历史文化、民族资源和生态资源等优势,积极围绕“壮美红城·千姿XXX”形象定位,按照“选好点、做好面、连成片”的工作思路,以“文旅+”融合发展为抓手,积极调动乡村物产、土地等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增强乡村旅游吸引力,培育打造乡村旅游新业态,有力推进了全市农文旅融合发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十三五”期间,全市乡村旅游累计接待游客12.99亿人次,实现旅游消费8620.74亿元,乡村旅游成为XXX旅游发展的一大亮点、助力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截止目前,我市共有XXX特色旅游名县3个(XXXXXXXXX);国家3A级以上景区45家,XXX星级乡村旅游区24处,自治区级生态旅游示范区8个,星级农家乐44家,XXX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6家、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1家、XXX特色旅游名村3家、XXX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名村名屯2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3家、XXX农业旅游示范点14家。

一是以文旅融合为抓手助推乡村振兴。编制了《XXX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212030)》和《XXXXXX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20212030)》等乡村旅游顶层规划。成功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文化旅游提升工程项目9项,总投资12918万元。XXX“泗水缤纷”田园综合体、古榕江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度假区等一批乡村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XXX河谷休闲农业集聚区、芒果产业(核心)示范区等一批休闲农业集聚区逐步形成。二是重点实施“红红”组合打造旅游线路。利用高铁逐步与滇黔桂接合部城市进行互相链接机遇,精心打造XXX缅怀红七军之旅、左江追寻红八军足迹之旅两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合力建设好“左XXX红色旅游区”。同时,坚持“红绿”“红土”“红彩”结合,将XXX丰富的红色资源与自然生态、民俗、民族文化等资源相结合,长寿养生体验之旅、奇山秀水休闲之旅等旅游线路日渐走俏。三是实施“旅游+”“+旅游”发展战略,创新产业融合模式。积极推动乡村旅游与特色小镇、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田园综合体等协同建设,与农业、林业等行业融合发展,不断完善乡村旅游的配套设施,丰富乡村旅游的产品内涵。如,XXX县浩坤村依托浩坤湖旅游景区开发建设,聚集人才、资金、资源等要素,推动浩坤村由大石山区的“穷山沟”蜕变成现在的“桃花源”,吸引全国各地游客纷纷前来旅游观光。四是通过扶持传统工艺促进非遗发展。创新非遗传承模式,扶持传统工艺,畅通生产、流通、销售等渠道,推动非遗生产性保护。目前,全市重点建设非遗企业8个,其中: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个、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单位2个,覆盖脱贫人口2500人,实现脱贫户年人均增收2000余元,成为推进乡村振兴重要抓手。

(二)存在问题

我市农文旅融合发展具有独特的地方优势,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但从总体上看,我市农文旅融合发展起步较晚,尚欠火候,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与乡村振兴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不相适应,还有许多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1.缺乏高层次规划和引领,档次品味不高。我市农文旅融合发展还缺少高层次规划引领,资源开发未形成有效合力。目前已建成的乡村旅游区(农家乐),发展规划主要由当地旅游部门指导,业主自己规划设计,开发重规模缺质量,档次品味低,发展规模和定位不清晰,品牌意识淡薄。此外,部分乡村旅游开发存在盲目性,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打算;部分乡村旅游开发人工痕迹明显,缺乏文化底蕴,城市化倾向严重影响乡村旅游特色。

2.乡村旅游与开发模式单一,知名品牌不多。我市大部分星级乡村旅游区(农家乐)主要由农民自主开发再由政府引导和增加投入建成,多为“公司+农户”“农民合作社+农户”等开发模式,功能不完善,产业规模小,产品单一。此外,乡村文化传统和民俗资源开发不足,项目缺乏深度开发设计,休闲度假、保健养生、户外运动、精品民宿等旅游新业态发展缓慢,研学旅游、红色旅游等“商养学闲情奇”等新业态拓展不够,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缺少知名旅游品牌,客源市场主要为城市周边,外地客源稀少。

3.农文旅发展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强。我市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每年配套安排1500万元(其中市本级经费仅600万元),在全区设区市中属于较低水平,无法充分满足文化旅游发展及宣传推广工作的需要。此外,通往景点的道路等级不高,旅游舒适性不够;交通集散体系还不完善,部分景区及周边区域拥堵不畅;公共服务设施滞后,一些景区景点、道路、住宿、餐饮、停车位、卫生设施、旅游标识系统等公共配套设施还不能满足要求;运用现代科技的能力还不足,智慧服务水平、农产品展销、地方文化特色展示等配套功能尚待进一步提升。

4.农文旅项目宣传力度不够,文旅氛围不浓。我市在农文旅项目包装策划上还不够,专业的推介宣传和营销不足。特别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激发乡村振兴活力”专题调研报告

确认删除?
开通会员
兑换会员
微信客服
  • 微信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