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家园网 | 公文写作素材范文网站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标准建设数字政府实施方案

高标准建设数字政府实施方案

为高标准建设数字政府,加快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坚持统建共享,夯实数字政府建设基础

(一)统一构建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体系。坚持公共基础设施集约化、一体化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减少重复投资,促进资源高效合理利用,提升基础设施运行效率和服务能力。

1.完善集约化政务云平台。按照集约化建设的原则,在现有“1+N”(1个X级政务云平台,N个市级政务云节点)框架下,优化X市一体化政务云服务体系。各部门不再新建或扩建政务云平台,由X级政务云平台提供云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跨区域的X级政务云节点,支持其他地区使用X级政务云平台,满足全X各级、各部门政务云服务需求。加强政务云平台管理,2021年年底前出台全X政务云平台管理办法,明确政务云平台建设管理要求和各方权责,2021年年底前形成全X统一、国内领先的政务云平台运行监管机制。统筹全X政务云灾备服务体系建设,2021年年底前实现关键数据异地灾备和关键应用双活灾备,2022年年底前建成全X统一的云灾备服务体系。继续推进政务信息系统迁移上云,按照“应上尽上”的原则,新建非涉密政务信息系统均应部署在政务云上;加快已建政务信息系统迁移上云步伐,2021年年底前X、市两级政务信息系统整体上云率达到XX以上。

2.规范统一政务网络架构。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外网,按照

“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要求,加快推动各级、各部门接入,2021年年底前纵向实现X、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全覆盖,村居(社区)按需接入,横向接入党委、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等机关。推进部门非涉密业务专网整合,提升网络运行保障水平,形成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全X一张网”服务支撑能力。按照国家统一部署,2021年年底前完成全X电子政务外网IPv6改造。进一步整合互联网出口,统筹各级互联网出口管理,提升承载能力和服务质量,2021年年底前完成各部门互联网出口整合,2021年年底前完成市、县级互联网出口整合,实现X、市、县互联网出口统一管控。按照全X统一规划,有序推进电子政务内网建设。

(二)统一构建汇聚融合的数据资源体系。坚持数据资源统筹管理,构建覆盖各级、各部门政务信息资源的全X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打破信息孤岛,拔掉数据烟囱,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共享应用。

1.强化政务数据统筹管理。进一步规范政务信息资源目录,2021年选取3—5个重点领域开展目录规范化建设试点,2021年年底前形成全X统一、标准规范、动态更新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加强政务大数据汇聚管理,进一步完善全X人口、法人单位、公共信用、宏观经济、空间地理和电子证照6大基础信息资源库,2021年年底前健全“一数一源”

的数据更新维护机制。推动重点领域主题信息资源库建设,2021年年底前建成社会保障、精准扶贫、应急管理、知识产权等一批主题信息资源库,为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提供大数据辅助决策支持。推进政务数据质量提升,2021年组织开展数据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强化政务数据质量审查审核,2021年年底前建立完善的数据质量评估体系,确保数据完整性、规范性和准确性,提升政务服务质量,提高辅助决策能力。

2.扩大政务数据共享开放。巩固我X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成果,逐步扩大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覆盖范围,2021年年底前实现政府部门全部接入,2021年年底前实现主要公共服务企事业单位按需接入。进一步提升X、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服务能力和效能,强化国家、X、市三级平台级联,提升数据共享交换支撑能力,提高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程度。适时出台公共数据开放管理办法,促进公共数据有序开放和规范管理,2021年年底前实现所有政府部门全覆盖,2021年年底前实现主要公共服务企事业单位全覆盖。提升数据开放平台服务支撑能力,为社会公众利用公共数据创造便利条件。2021年年底前依托公共数据开放网,深化地理信息、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政务数据向社会开放。加强开发利用,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和机构开展公共数据深度挖掘和增值利用,培育数据服务产业链,促进产业发展和行业创新。到2022年,我X公共数据开放网数据总量居全国前列,数据资源开放水平全国领先。

(三)统一构建先进适用的应用支撑体系。坚持基础应用支撑资源共享共用,由X级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标准建设、统一部署应用,为各级、各部门业务应用提供公共服务支撑。

1.推动统一身份认证服务。

继续完善全X政务服务统一身份认证系统,2021年年底前进一步丰富认证手段,完善认证功能,简化注册流程,不断提升服务支撑能力。深化统一身份认证应用,加快推动全X各级各类政务信息系统接入,实现与国家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对接,2021年年底前基本实现X内面向社会服务的政务应用系统“一次认证,全X通行”。2.深化电子证照服务应用。全面推进“多证合一”改革。深化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事项受理、审批等领域应用,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重复提交材料、证明等问题。2021年年底前,按国家统一规范,完善升级X电子证照服务,对接国家电子证照服务系统,实现电子证照互认互通。按照“一次办好”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行动等有关要求,梳理企业和群众办事高频证照,推动业务办结时电子证照同步签发。3.加快其他共性服务应用。2021年年底前,积极完善非税收入统缴平台,按照“成熟一项、接入一项、上线一项”的原则,实现政府非税收入网上支付。2021年年底前,按照国家统一规范,建设全X电子印章系统,完成与国家电子印章系统对接;持续推进电子印章服务能力建设,2021年年底前形成全X统一的政务服务电子印章支撑体系。(四)统一构建可管可控的安全保障体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安全管理和技术保障机制,构建全方位、多层级、一致性防护体系,保障数字政府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平稳、高效、安全运转。1.完善安全管理机制。

建立权责清晰的安全管理体系,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实“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实施”要求,加强政务领域云、网、平台、数据、系统等关键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提高系统访问、技术应用、运维服务、数据流动等方面安全管理能力。推动政务云平台获得安全认证,落实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及风险评估制度,定期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安全测评。建立跨部门、跨地区条块融合的安全管理工作联动机制,加强日常监测预警,确保安全工作协同共治。建立安全事件应急处理体系,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安全应急培训,开展应急演练。2.强化安全技术支撑。健全集智能监测、威胁预测和态势感知于一体的安全态势分析机制,建设基于大数据的安全检测体系,为全X统一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和指挥平台提供数据支持。加强敏感数据保护,实现数据安全预警和溯源,完善数据产权保护,加大对数字技术专利、数字版权、数字内容产品及个人隐私等的保护力度。推动安全可靠技术和产品在重要领域的应用,保障数字政府建设自主可控。按照国家密码管理政策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和深化密码在数字政府各领域应用。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安全保障领域深度应用,推动安全运维自动化和专业化,提升安全事件应急响应能力。(五)统一构建持续优化的标准规范体系。坚持标准先行,建立健全数字政府标准规范体系,以标准化支撑引领政府数字化转型,高标准建设数字政府。1.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以企业和群众眼中的“一件事”

为标准,围绕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推进政务服务流程优化再造,细化办事指南。加快改变传统以部门为中心的审批服务模式,从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角度,全面设计改造审批服务流程。进一步加强权责清单规范化建设,推动权责清单与“三定”规定有机衔接,持续优化“三级四同”(X、市、县三级行政权力名称、类型、依据、编码相统一)。

2.推进数字转型标准化。结合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X建设,加强国家标准规范的宣传解读和推广实施,健全完善我X政府数字化转型总体要求、数据共享、业务管理、技术应用、安全运维、系统集成等标准,构建具有我X特色的政府数字化转型地方标准体系。定期开展标准实施情况监督和实施效果评估,推动标准规范全面贯彻落实。

二、突出整体高效,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

(一)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根据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构建权威、便捷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提升政务服务网上供给能力,促进政务服务规范化、便利化。

1.持续优化一站式政务服务平台。以用户视角对政务服务网和APP进行场景化、向导式改造,不断优化网上办事体验。加快升级X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推进商事登记全程电子化,便利企业投资经营。2021年年底前,推动各级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全面纳入“一窗受理”

范围,实现线上线下业务协同、一体化服务。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政务知识库,优化APP掌上咨询投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标准建设数字政府实施方案

确认删除?
开通会员
兑换会员
微信客服
  • 微信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