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产业调研报告
一、发展现状
装备制造是津市传统的优势产业,到目前为止,津市市已形成中联重科车桥公司为龙头,其他机械制造业为支点的产业群,主要外协厂家共有70多家,分布在山东、河南、湖北等外省市。2018年,津市高新区装备制造规模以上企业22家。完成工业总产值54.26亿元。主要涉及电机、船舶制造、机械加工、铸造锻压、板金、结构、机加工、部件及整机装配等工艺工序。近年来,尽管我市工业取得长足进步,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传统的外延型、粗放型增长模式限制了我市工业高层次的发展,工业转型升级面临一些困难和制约因素,制造业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不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前,我市规划提出,到2020年,工业初步形成生物医药与健康食品、装备制造“两大百亿产业集群”。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通过走访辖区装备制造企业,实地调研目前发展现状,综合整理发现,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一些问题。
一是外部环境倒逼,发展速度不快。受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资源环境区位欠优等因素影响,工业招商效果不够理想,存在招商签约项目落地偏少、亿元项目开工不多、项目推进不快、工业产值和税收贡献未达预期等不足。我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快,智能化水平不高,呈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低端产业多高端产业少、资源型产业多高附加值产业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多,资本科技密集型产业少的状况。部分装备制造企业闲置低效,债务负担沉重,盘活工作难度大。
二是工业生产增长后续动力不足,生产经营困难。近年来我市工业投资持续走低,各项指标呈下降趋势,工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偏低。生产经营困难。当前宏观经济环境趋紧,受中美贸易战等因素影响,导致我市部分外向型企业订单减少,出口型企业受到直接冲击,呈量价齐跌之势。中联车桥受“大吨小标”整治行动及“去产能”等政策影响,导致装备制造配套企业销售降幅在35%以上。竞争性行业工业产品价格总体趋降,原材料、劳动力成本和其他成本上升,导致企业经营亏损,部分企业资金链紧张或者断裂,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三是管理水平不高,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