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X月X日,中央文明办公布确定我县为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创建使命光荣、任务艰巨。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精神,动员各级各部门和全体干部群众,吹响号角、尽锐出战,以“起点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姿态奋力夺取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这是县委、县政府对新一轮三年创建工作的总体部署、总体安排,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根据会议安排,下面就有关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要认清总体形势,进一步坚定创建信心决心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县委县政府面向XX万X乡人民作出的一项庄严承诺,也是全县人民的共同追求和热切期盼,是一份使命,更是一份责任。X月X日,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例会审议通过《XX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2021—2023年工作规划》,再次强调了此项工作任务和目标要求,县委县政府决心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全县上下重整行装再出发,全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明确创建目标,把握总体安排,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创建中践行初心使命,在为人民服务的开卷考试中交出合格答卷,力争2023年成功创建成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
(一)把握方式,对标新变化。中央文明前期组织开展了全国文明城市新版测评体系修订有关工作,据了解主要有以下一些重点变化:一是实地测评今年起采取不定期、多批次进行考核,采用“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方式开展考核测评,材料申报时间在实地测评后,删除了特色加分项目。二是更加重视精神文明建设考核,考核权重由上届的29%增加到40%,理想信念、思想道德、文明风尚、五大创建等内容都有增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三年平均分低于85分取消参评资格,占三年加权总分100分的12分。三是更加关注民生福祉,增加了相关指标,重点是社区、小区、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预估比值占整体测评体系的20%-40%,减少了一般性与民生指标关联度不高的指标。四是更加注重群众参与,对市民参与率考核指标上升为98%、群众满意度上升到95%。五是更加注重过程考核,新版体系的考核标准由原来的180条减少到142条,看似条数减少了,实则是进行了整合,原有测评指标基本保留,并新增内容要求,在表述上更精炼更笼统,这对我们如何把握考核标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需要我们从更宽领域、更大范围去推进创建工作。六是原测评体系附特色加分指标,中央文明委将在新一届文明城市取消特色指标,要求各地不再提“多城同创”“多城联创”“双创”等口号。
(二)紧盯短板,坚决守底线。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针对提名城市列出了38项负面清单,其中“一票否决”情形共16项,涉及全县各方面工作,比如,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重大特大环境事件、被纳入国家禁毒委员会重点整治地区等等,都是直接取消参评资格或者是取消荣誉称号。其余21项为扣分项目,都是直接从总分中扣除,只要出现扣分,就可能被拉开十几甚至几十个名次,也相当于“一票否决”。这些项目,就是我们必须坚决守住的底线,各级各部门决不可麻痹大意赌运气,要把功夫下在平时,把监管做在日常,抓源头、抓苗头,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杜绝出行“一票否决”或扣分处罚,确保在负面清单上没有事,不出事。
(三)提振信心,奋力争上游。我省有全国文明城市X个,其中县级城市X个;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周期全省共有县级提名城市X个,分别是XX县、XXX,其中有X个城市都是上一届的参评城市,他们基础设施条件好、创建经验丰富;XX、XX等虽然都是首次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但他们在城市基础、硬件投入等方面都有优势,所以本届创建竞争会非常激烈。从以往经验看,0.2分的差距就是一个名次,分数咬得非常紧。所以,要想创建成功,每一分都必须全力争取,每一次测评成绩都必须排在前列,优势不丢分、短板少失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倍努力,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赢得创建主动权。
二、要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对标对表找准差距
(一)实地点位建设有“硬伤”。一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老旧小区、集贸市场及其周边较为明显,有的街面道路狭窄,有的巷道路面破损严重,有的排水排污等市政设施较差,有的未设置分类垃圾箱(桶),楼道堵塞,墙面、玻璃有污秽破损,照明灯不常亮,有的配套停车位严重不足;部分主次干道道路和公共文化场馆无障碍通道不符合使用实际,未设置无障碍卫生间或不能正常使用等等。二是城市精细化管理和文明行为有待提高。乱涂乱贴小广告,垃圾清运不及时、环境卫生不干净整洁、公厕保洁不及时;随手乱扔垃圾、烟头,随地吐痰;市场日常管理缺失,内部环境脏乱差、消防通道被占用;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乱停乱放;遛狗不牵绳、宠物粪便未及时清理等现象切实存在;交通秩序仍是痛点问题,通过平时督查发现,由于交警力量薄弱,平常街面见警率不高,专职文明交通劝导员队伍尚不稳定,对不文明交通行为常态整治还不到位;三是点位建设反弹严重。多数点位不能做到保持长效机制、常态化推进创建,测评验收一结束,部分行业、部门(单位)的点位建设、创建活动、氛围营造就基本上完全停滞。
(二)网报资料工作有“短板”。一是重视程度不够。一些部门(单位)片面地认为网报资料工作只是收集材料,撰写工作总结,导致对网报资料工作研究不够深入,没有认真谋划,工作落实上打了折扣。二是指标把握不到位。XXX条测评标准中,每一条标准背后都有它深刻的思想含义和精神内涵,每一个指标都有几个得分点,只有几个得分点都满足,才能得满分,否则不得分。部分单位未对所负责的指标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