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小”场所和沿街门店消防安全专项治理部署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消防救援支队XX同志宣读了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结合实际拿出具体举措,按照方案要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整改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消防安全历来是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一旦发生事故势必会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XX重大火灾事故,伤亡惨重,影响恶劣,教训深刻,可以说,在一个时期,对我们全市的工作造成了极为被动的影响。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常委会、常务会,分析研判形势,研究部署全市开展为期3个月的“九小”场所和沿街门店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这充分表明市委、市政府坚决整治火灾隐患、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态度和决心。
做好消防工作,深入排查整治火灾隐患,已成为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九小场所”遍布城乡、分布区域广、涉及行业多,与群众日常生产生活联系密切,消防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对此,大家一定要提高认识,都要扪心自问一下,在各自分管的辖区、分管的行业,类似不放心、不
托底的场所是否能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这些场所是否也存在主体责任不落实、违规住人、可燃材料装修、用火用电不规范、灭火器材缺失等隐患问题?如果稍有疏忽发生火灾,是不是也会造成人员伤亡、甚至群死群伤?XX重大火灾事故时,暴露出了四个教训:一是隐患长期不改,二是排查有死角,三是隐患整改未形成闭环,四是主体责任形同虚设。这当中可以说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这些问题在我们XX也不同程度存在:部分镇(街道)日常消防制度“空转”,网格化管理上热下冷、层层衰减,对本辖区高风险区域和场所心中无数,对隐患排查重“查”轻“改”,未形成工作闭环;部分行业部门对本行业的消防安全形势不掌握、不托底,对一些新业态底数不清、情况不明,主动履行消防监管职责意识不强,对可能带来的火灾风险缺乏预判;部分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内部消防管理混乱,自查整改流于形式,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