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家园网 | 公文写作素材范文网站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原因剖析及对策建议

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原因剖析及对策建议

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但受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城镇化深入发展、农民代际更替、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等因素影响,大量农村人口下山入城、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出现耕地撂荒现象,甚至个别地方出现违规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实施造林绿化、发展林果产业、建设农田林网等问题,对粮食安全保障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带来严重影响。

一、原因分析

一是农业比较效益低下,“不愿种”矛盾突出。尽管国家出台了耕地质量提升补助、农资综合补贴等系列补助政策,但补贴力度远低于“非粮作物”补贴,而随着种粮成本的不断增加,粮食种植与药材、苹果等经济作物种植收入、务工收入及二三产收入之间的差距日益加大。据调查,目前,小麦市场价格约为1.2元/斤,种植1亩小麦,按梯田山地500斤/亩产量计算,剥除种子、化肥、农药、收割等农资支出,亩收益约100元左右。而种植1亩独活,按照亩产干货350公斤、17元/公斤计算,扣除2000元成本,亩净收入约3950元,远高于小麦等粮食作物种植效益。同时,各级政府为保障一产指标增长和脱贫攻坚需要,一些基层政府引导群众成立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林果花卉种植、休闲观光农业等一些经济效益较高的“非粮化、非农化”农业产业项目,但由于监管不到位,一些农业经营主体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建设晾晒场、加工车间等农业设施,加之部分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存在占优补劣和补充耕地数量不实的问题,使“非农化、非粮化”用地乱象丛生。

二是青壮劳力流失严重,“无人种”矛盾突出。当前一名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日工资平均150200元,年收入约34万元左右。如此悬殊的收入差距,加之农民代际更替,一些农村青壮年毫不犹豫选择外出务工,留在农村的大都是老人、孩子和妇女,难以完全从事原本属于重体力的农业生产活动,造成种粮主体流失,导致耕地撂荒问题日益突出。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一些农村群众特别是城郊农民为守住闲置耕地边界或企图在重大交通项目实施和城镇建设过程中获得更多征迁补偿,擅自改变土地性质,在承包地上大面积栽植绿化苗木,或将耕地租赁给企业建设休闲农业设施,出现大批“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原因剖析及对策建议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微信客服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