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政务公开、公共资源交易和便民服务热线工作情况通报
按照会议安排,现就今年以来全市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以及便民服务热线工作开展情况简要通报如下:
一、主要成效
2021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安排,各县(市、区)、各部门不断深化政务公开、优化政务服务环境、规范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有序推进便民热线整合,各项重点工作稳步推进。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效:
(一)全面规范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一是加强政府信息管理。制定印发了《关于建立xxx政府信息公文公开属性源头认定及动态调整制度》和《规范年报编制发布工作的通知》,各县(市、区)全面建成了覆盖乡镇(街道、社区)和部门的标准化政府信息公开专栏,XX县先行先试基础上,完成了X个试点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编制工作。举办了全市政务公开工作人员培训班,提升了政务公开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素质。二是深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将“五公开”要求贯穿于工作全过程,围绕政务活动热点、公众关注难点和涉群利益焦点,积极推行公开信息审查制度,保证信息发布及时、准确、规范、完整。聚焦就业、教育、医疗、养老、征地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借助XX门户网站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万多条,
全市各级各部门公开政府信息5万余条,依托市级政务信息公开专栏,发布重要文件信息X条,公开重要会议信息X条,扩大了政策知晓率,保障了群众知情权。三是加大政策解读力度。严格落实“三同步”要求,针对出台的规范性文件,以及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切身利益、重大公共利益、需广泛知晓的重要政策文件,及时通过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发布解读信息,传递权威声音。上半年,市级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发布各类政策解读信息X条,全市各级各部门累计发布政策解读信息300多条。市发改委主动全面及时公开涉企优惠政策信息,积极履行了部门职责。四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坚持与宣传、网信、应急等相关部门联系沟通,落实舆情收集、研判、处置和回应工作机制。通过“中国·平凉”门户网站“网站留言”专栏、xxxx12345综合便民服务热线等途径及时收集舆情,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积极做好舆情回应,做到不缺位、不失语、不被动,牢牢抓住了舆情回应主动权。止目前,平凉门户网站办理回复网民留言X条,人民网省长留言X条、市长留言X条,中国XX网政民互动栏目留言X条。五是依法答复公开申请。严格按照《条例》规定,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受理、审查、办理、答复程序,做到受理依规、答复及时、记录清晰、存档完整,确保做好依申请的答复工作。上半年,办理回复依申请公开信息X件,按时办结X件,全部在规定时限内予以答复,无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被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情况。全面完成了省级年度考核工作,全市政务公开工作考核排位较去年稳中有升,市州排位位列第三。
(二)大力创优全市政务服务环境。一是规范完善线下“一窗通办”。加快全市政务服务体系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建设,务实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对社保医保、不动产登记、企业开办等高频民生事项分类推行“一套材料、一次提交、一窗通办”。推动面向企业和群众依申请办理的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积极推进“水电气暖”等便民服务事项“应进必进”,努力实现“进一扇门,办全部事”。xxx探索推行“无差别综合受理”服务,通过“受办分离”改革,变前台受理人员从“专科一对一受理”向“全科无差别受理”转变。市发改委、市场监管局、住建局、自然资源局、人社局、卫健委等单位积极选派业务素质高、协调能力强的人员进驻大厅,进驻运行高效规范。至目前,全市一窗分类受理率达到75%,事项进驻率达到90%,今年上半年,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各类审批服务事项X万件,按期办结率达98%以上。二是积极推进线上“全程网办”。衔接推进全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推行“一网通办”攻坚提升行动,组织市级相关部门对政务服务事项进行精细化摸底梳理,市级X个事项中,X个事项通过国家、省市层级的X个业务平台进行办理,X个事项全流程通过一体化政务平台网上办理。全面推行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引导办事企业和群众积极参与服务评价,用企业和群众的评价倒逼政务服务质量的提升。市政务服务中心购置2台政务服务一体机,上线公积金查询、房产交易、社保缴存等热门高频服务事项,实现了自助服务与窗口服务的容缺互补,极大提升办事效率。xxx积极推行网上“不见面”审批,设置24小时自助服务
区,为群众提供智慧化、智能化服务。三是扎实开展审批“瘦身提速”。大力落实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