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在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出现了不少未经规划和土地管理等部门许可建设的违法违章建筑,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影响公共安全,制约城乡经济发展,成为文明城市创建和城市更新行动中的“拦路虎”,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对城市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的认同感、归属感、幸福感,整治违法违章建设工作已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违法违章建筑底数不清。一方面,违法违章建筑历史遗留问题多、存在时间长、沉积数量大、存量范围广和部分宅基地档案资料缺失,加之部分违建当事人抵制情绪大、拒不配合现象突出,导致违法违章建筑信息采集难、面积核实难、合法性认定难。另一方面由于相关部门对摸底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工作人员存在畏难情绪,在摸底过程中不负责、怕担责,导致采集的数据不实不详。以xx为例,近年来,随着城区规模的不断扩张,农村建房需求量的不断增长,违章建筑数量持续增长,总体呈现出城中村多于城乡结合部、农村持续增长的发展态势。
二是群众法律法规意识淡薄。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乡结合部成为开发商争先恐后开发的黄金地段,部分群众受利益驱使在未经规划审批的情况下利用基本农田建设小别墅、农家小院或在原有建筑基础上突击抢盖“隔夜房”、加层房、简易房,套取拆迁补偿或高价出售牟取利益。部分群众因占据医院、学校附近的优势地段,在原有房屋基础上加盖有安全隐患的简易房,高价出租赚取租赁费,加之违法建筑行为得不到及时制止,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因涉及群众利益、社会稳定等方面问题,大多会给予相应补偿,导致大部分群众对违建现象认识偏差,存在“法不责众”心理,引发群体性效仿,容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