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民主党派履行参政议政职责的难点及对策建议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之一,也是衡量民主党派政治价值、工作成效最重要的标准。战争年代,民主党派作为统一战线的重要力量,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民主党派如何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如何适应新常态新发展新要求,积极探索提升参政议政科学化水平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成为各民主党派面临的共同课题。
当前,中共党委、政府的决策参考呈现专业化、专题化、日常化、智库化的特点,体制内有政策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深化改革办等专门机构,体制外有安邦智库等提供第三方购买服务,为中国共产党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较为全方位的、广角度的、深层次的分析和参考。
反观民主党派,虽然有着智力密集的优势,但中国共产党中的专家队伍阵容更加庞大,在这种情况下,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如果选题杂、建议浅,不能体现自己独特的智力、人才优势,就有被弱化的可能,落实“四新三好”的要求就有差距。“三好”中“好帮手、好同事”更多指的是认识、态度和立场的问题,而“好参谋”更多的指的是能力问题。
以民盟XX市委为例,2023年“两会”期间,民盟XX市委共提交集体提案X篇、委员个人提案X篇,盟员人大代表提交建议X篇,《XX问题与对策建议》入选省政协XX会议联组发言材料,并被民盟中央采用,是近年来XX民盟参政议政成果的重大突破。2023年向民盟XX省委推荐了X篇论文参与民盟乡村振兴、经济、科技等论坛征文评选。盟员提交社情民意素材XX篇。看起来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历年来民盟XX市委及盟员中代表委员提交的建议提案质量不高,直接获得领导批示、转办的极少,在国家和省两会平台上获得发言机会、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