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进一步提高政协提案工作质量的研究
政协提案在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提案工作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政协工作的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协提案不在多而在精,提出提案要更加注重质量,反映情况要准确,分析问题要深入,提出建议要具体。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新时代政协提案的本质要求、质量意识和价值导向。新时代的政协提案工作,客观上要求提案者一定要有更加宽广的视野、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政治把握能力、过硬的调查研究能力和建言资政本领。因此,新时代的政协委员一定要更加注重理论学习,强化履职实践,着力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的能力和水平。
在提交提案的实际工作中,要处理好提案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既要做到广开言路,充分尊重和保护提案者参政议政积极性,又要坚持提案质量是提案工作的生命,以质量求发展。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提案质量存在如下两个主要问题:
1、提案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
(1)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部分提案由于提出前没有深入进行调研,难免反映的问题缺乏精度和深度,提出的建议或滞后、空泛,或脱离实际,或缺乏法律、政策依据,可操作性不强。有的提案只是在全会期间即兴发挥撰写,使提案难以具备严肃性、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要求。
(2)多事一案涉及若干部门。个别提案存在一件提案中同时反映若干件事和提若干方面建议,涉及多个承办单位(部门),难以确定提案主办方和协办方。
(3)界别优势发挥不明显。一些非熟悉的本界别领域、跨行业提交决策或工作参考的提案,难免出现反映问题笼统,提出对策建议空洞,缺乏深度,难以提到点子上。
2、部分提案由于没有掌握规范性书写要求,在提案撰写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1)问题表述过多建议薄弱。一些提案只是将提案重点放在反映问题上,而在提出可行性、可操作性的建议上功力薄弱。
(2)盲目联名而不了解提案。少数提案形式为联名提案,实际签名者对提案内容并不了解,以所谓联名代替个人撰写提案。
(3)以学术论文形式写提案。个别专业工作者以学术论文形式撰写提案,导致说理、叙述过多,篇幅过长,淡化了提案反映问题和提出对策建议的实质性内容。
提案质量决定提案本身的价值,也反映着政协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提案从征集“立案,到交办、督办,再到答复”反馈,既是提案工作的重点环节,又构成了提案工作的基本过程。切实把握重点环节,有针对性地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对于不断提高提案工作质量,更好地履行政协职能是十分有益的。
一、征集提案是提案工作的源头,必须以高质量的提案为目标,抓好征集
1、加强组织引导。政协委员是提案工作的主体,能否提出有价值、高质量的提案,不仅是提案者的事情,也与组织引导密不可分。每年市政协会召开之前,给每位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有关人民团体寄发提案征集通知,提出撰写提案有关要求和注意事项,并根据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年度工作要点、经济发展趋势、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等方面拟出提案参考题目,提出一些重点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