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体育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打算
市政府办公室: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国家、省、市的各项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全民健身战略,加快推进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推进青少年体育稳步发展,聚焦聚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现将2021年工作完成情况及2022年工作打算报告如下。
一、2021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坚持以赛事活动为抓手,群众体育再上新台阶。一是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坚持把群众对健身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动力,深入开展“百城千乡万村▪社区”系列赛事活动,全年累计举办篮球、乒乓球、登高等群众赛事活动600余场次,参与人数140万余人次,实现不同地域、不同人群全覆盖。疫情期间,组织、动员健身数万爱好者参加四川省“云健身”网络运动会、四川省第二届川籍农民工运动会、全市柔力球网络视频大赛等线上体育赛事活动,积极号召群众居家健身、就近健身,成功举办全市柔力球、瑜伽等项目网络视频大赛和“云”运动会。二是深入落实体育惠民工作。全面推行大型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工作,全市14个大中小型体育场馆共争取到位补助资金800余万元,完成体育场馆免开人数近200万人次。同时,加强科学健身指导。开展“体育三下乡”活动5次,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4000余人,招募体育引领员8000人,完成全国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和2021年全省全民健身状况调查工作,通过宣传推送科学健身知识及居家健身视频1000余条、引导群众居家锻炼、科学健身50万人次。争取2021年度全省体育助学金名额100余人,申报助学金20余万元。三是加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积极向上争取资金670万元,建设村级农民体育健身设施561个,新建乡镇、社区全民健身中心或多功能运动场7个(含经开区1个)、市城区新建或更换体育健身器材25处,全市行政村村级农民体育健身设施实现全覆盖,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进一步完善。四是打造群众体育品牌赛事。制定出台《××××市群众体育品牌赛事活动创建办法》,培育打造昭化柔力球、利州健身秧歌、朝天冰雪运动、旺苍篮球联赛等市级品牌赛事。
(二)坚持以备战训练为基础,竞技体育实现新发展。一是积极备战省十四运会。累计注册运动员2500余人,全面完成省市目标任务,我市竞技备战21个大项,在训约700余人,全年参加锦标赛224人,获得31金、14银、17铜的成绩,市体校获得举重女子团体第一、男子团体第三;市赛艇运动员宋春晓、王婷婷代表四川省参加全国赛艇青年锦标赛暨全国赛艇U系列赛中获得2金1银的好成绩。同时,主动转变观念和方式,调动社会资源参与竞技体育发展,探索向社会公告招募省十四运会竞技备战合作伙伴的路子,共9个单位与我局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参与省十四运会竞技备战中的11个项目,全年各项目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有序备战备训。二是积极开展青少年体育赛事及培训活动。承办2021年绿茵小将青少年足球冠军杯赛、四川省U17足球年度锦标赛和第八届中国中学生网球锦标赛,参与人数2500余人。积极组织教师、教练员参加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线上培训、四川省幼儿体育师资线上培训、赛艇皮划艇及游泳教练员专项知识培训班等各类培训,不断提升教练员业务水平。组织参加川渝首届“庆六一”线上亲子运动会,47所幼儿园参加四川省第三届幼儿体育线上展示大会,其中获得一等奖11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5个,成功举办首届幼儿体育师资培训。三是深化体教融合。积极主动与教育局对接,推动体教融合发展、冰雪运动进校园等工作,制定体教结合联席会议制度,召开联席会议2次,全年举办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轮滑、滑雪等16个体育项目的冬夏令营活动,共计5000余名中小学生参加。
(三)坚持以项目投资为重点,体育产业迈出新步伐。一是招商引资和资金争取成效明显。全年招商引资亿元项目1个,到位资金5000万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在国家从四川省收走3000余万元资金的情况下,共争取到位资金1740.3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10%。其中中央资金548万元,省级资金1192.3万元。同时,紧盯国家政策投向,申报2022全民健身补短板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9个,总投资3.2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1.8亿元。积极开展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单位、项目)申报工作,朝天区、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