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家园网 | 公文写作素材范文网站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党课讲稿:如何理解好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

党课讲稿:如何理解好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如何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这个主题是非常宏大的。

大家都知道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正是李鸿章所说的3000年未有之大变局,当时的中国人所面对的那种巨变,不仅仅是地理视野或者历史视野的巨变,在某种意义上更是整个的文化事业和价值事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当时几代知识分子动用了不同的思想文化的资源去寻找中国救亡图存的道路。大家很熟悉,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辛亥革命再到五四运动,为什么最终是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中国人民完成了这样的一个艰巨的历史任务?

我想,有三个词,可以为我们寻找到答案。

第一个词语,信念

1917年8月23日,青年毛泽东给黎锦熙先生写了一封信。这封信主要谈论了他对当时中国时局的看法。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而不徒在显见之迹,动其心者,当具有大本大源。今日变法,俱从枝节入手......枝节亦不可少,惟此等枝节,必有本源。”这个本源是什么?

对毛泽东来说,哲学是伦理,是人心。所以后来他阅读了大量的哲学和伦理学的书籍,并且亲手誊抄了他的老师杨昌济先生翻译的7卷本的西洋伦理学史,还读了蔡元培先生翻译的《伦理学原理》,写下了万字的书评。后来在他的那篇被他的先生杨昌济打了满分的作文《心之力》当中,青年毛泽东这样写道,他说:“故吾辈任重而道远,若能立此大心,聚爱成行,则此荧荧之光必点通天之亮,星星之火必成燎原之势,翻天覆地,扭转乾坤。”

我记得当时在读了这一段话的时候,我感觉到自己原来的那种困惑一下子就解开了。我想到后来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与当时各种各样的思潮互相激荡,相互竞争的情况之下,为什么最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土地上扎下根来?我想正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这种一以贯之的尚民的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理论那种普遍的情怀,在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道路的过程当中,形成了一种强劲的河流。

所以大家想一想,我们去回顾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这一段历史,我们会发现她作为一个政党,在诞生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党课讲稿:如何理解好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微信客服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