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家园网 | 公文写作素材范文网站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调研报告:谨防造芯“虚火”背后的“烂尾”潮VIP免费优质

谨防造芯“虚火”背后的“烂尾”潮

近年来,芯片半导体作为新兴产业的时代宠儿,特别是在中兴、华为事件的影响下,“国产替代芯”呼声愈发高涨,全国各地造芯企业和项目如雨后春笋般蓬勃涌现,芯片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投资热潮。但随着多个芯片项目先后陷入烂尾、停产、劳务纠纷等,行业“虚火”背后带来的巨额资金的浪费和国有资产的损失值得警惕关注。

一、案例表现

案例1

成都格芯成立于2017年,投资方为美国晶圆代工巨头格罗方德。并于2017210日在成都高新西区举行了盛大的签约仪式,总投资约90.53亿美元,建设12英寸晶圆厂,该项目共分为两期建设,在当时是格罗方德在全球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生产基地。20184月,格罗方德对成都格芯出资5.4亿美元,持股比例为51%、成都高芯出资5.2亿美元,持股比例为49%,合计超过10.6亿美元实缴出资。但在后续出资问题上,格罗方德希望以其新加坡工厂的旧设备折价入股,而成都政府则更希望启动项目的二期,导致双方出现分歧。随后,10月,格罗方德和成都签署了投资协议修正案,取消了原计划引进的一期项目,项目进入了关停阶段。20194月,为解决遗留问题,成都格芯和格罗方德启动了“临时共管机制”。然而,双方在资产处置方案上又存在极大的分歧。到了20205月,成都格芯先后发布了3份通知,宣布因经营情况彻底停工停业,千亩厂房也彻底空置。

成都格芯的倒闭与其母公司有很大关系。虽然格罗方德顶着全球第三大晶圆代工厂的头衔,但从经营情况来看却不容乐观。2018年至2020年公司连续三年处于净亏损状态。此外,格罗方德的母公司ATIC是一个投资公司,对技术缺乏深入了解,因此只能聘请职业经理人担任CEO10年时间换了4CEO,带来了公司决策的不稳定,加之技术战略上放弃了7nm制程的研发,导致其主要客户AMD宣布将7纳米产品线交由台积电(TSMC)独家代工。多年业绩不佳,成都格芯自然成为了被牺牲的弃子之一。

这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成都格芯项目遗留的问题对成都市政府来说,损失是巨大的。为标准工厂建设,成都高新集团和成都建工集团共向格芯工程公司投资了18亿元,成都高新投资公司为格芯工程公司提供了担保贷款46.08亿元,总计支出64.08亿元。再加上成都高芯对成都格芯注资的5.22亿美元,成都市政府在整个格芯项目的实际投资总额超过100亿元。

案例2

时任紫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赵伟国被称为“并购狂魔”,不仅在资本市场上疯狂买买买,还在全国各地大兴“造芯”项目,其中2016年由赵伟国主导与成都签订的《紫光IC国际城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宣称将投资2000亿元,建设紫光存储器制造基地及紫光芯城项目,成为成都历史上投资额最高的工业项目。2016年底,紫光与成都签订合作协议后,2018年中,紫光集团拿下了天府新区科学城凤栖湿地产业园的7宗产业用地。同年,位于双流区的紫光成都存储器制造基地项目开工。次年4月,位于科学城凤栖湿地产业园的紫光·天府芯城启动建设。时任四川、成都两级主要领导均为其站台,希望该项目补齐成都集成电路产业存储芯片等细分领域的缺失,推动成都电子信息产业迈向价值链高端。

但危机很快显现。2020年底,由于紫光集团出现债务违约,紫光成都项目随之搁浅。次年7月,由于未能解决债务危机,紫光集团被债权人申请破产重组。紫光倒下了,成都一直在寻求紫光存储器制造基地的接盘人。最终,赵伟国落马,比亚迪以15.9亿元拿下原紫光存储器制造基地项目,并将项目更名为“成都比亚迪半导体配套设施项目”,成都2000亿“烂尾”项目随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调研报告:谨防造芯“虚火”背后的“烂尾”潮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微信客服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