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是我国 “ 三农” 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更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部署。 农民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主体,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 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大幅减少, 农村 “空心化” “老龄化” 现象日趋突出, 极大阻碍了乡村振兴进程。
一、现状问题
一是乡村一线劳动力断代。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 我国流动人口为xxx亿人,其中农民工总量为xx亿人,农民工占流动人口的比重达xx%。从年龄结构看,这些农民工中,绝大部分是xx岁至xx岁的农民。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导致农业生产主要依靠留守妇女和老年人来维持, 受文化水平、认知能力、 身体素质等因素影响, 他们只能完成简单的农业生 产, 部分地区农业发展后继乏人、 青黄不接, 甚至出现劳动生产率下降的现象。 “ 70后” 不愿种地、 “80后” 不会种地、 “90后”不提种地的现象日趋突出, 劳动力短缺已成为当前农业生 产面临的现实问题。
二是基层农业技术队伍断代。 近年来, 受机构和编制精简、基层工作生活环境等因素影响, 农业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引进明显滞后, 导致基层农业技术队伍后备力量不足, 制约现代农业的发展。xx市有农业专业技术人员xx人, 其中本科学历xx人,大专及以下学历xx人, xx岁以下只有xx人; 现有技术人员专业层次较低, 而且年龄普遍偏大, 缺少系统性继续教育培训, 知识更新缓慢, 新技术、 新技能推广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