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领导班子成员对照党章党规“24个是否”问题找差距全面检视分析材料
存在问题
具体表现
问题原因
整改措施
(一)对照党章“五个是否”存在的问题
1.是否坚持党的性质宗旨,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方面。
本人能够认真贯彻中省市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打折扣,不搞变通,基本做到落实到位。但仍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学习系统性不强,只是抓住重点知识框架和重点语句,注重“纲目”,没有把各知识点融会贯通,做到知信行相统一。
二是贯彻执行不够坚决有力。全局意识和战略眼光有所欠缺,考虑本地利益多、全局考虑问题少,贯彻中省市决策部署有时态度不够坚决,措施不够有力。比如,对省委环保督查反馈的黏土砖厂拆除、农村畜禽污染整治等工作,初始阶段考虑到维稳等因素,推进不快不力。
三是规章制度落实不够严格到位。对有关规章制度,执行不够严格,落实不够到位。比如,有时遇到紧急事情,只以口头、电话等形式打个招呼,然后才报备。
(一)理想信念有所松动。自认为受党培养教育多年,党性修养没有问题,理想信念是坚定的。能够自觉铸牢理想信念这个“主心骨”,把好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做到是非面前分得清、名利面前放得下、关键时刻靠得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风气在悄然发生变化,或多或少影响到了自己,在不知不觉间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松动了,理想信念的根基动摇了,只争朝夕、奋勇争先的动力不足了,思想上渐渐产生了茫然、盲从、随大流现象,精神上出现了缺“钙”状况,导致服务意识有所松懈、自我要求和标准降低。
(二)党性锻炼有所忽视。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的调整,渐渐忽视了“总开关”问题,思想上不再像刚入党时那么精纯,追求也不再那么高尚,对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也会产生一些不平衡心理。逐步出现了以工作忙为由放松理论学习,以事务多为说辞代替党性锻炼,考虑个人问题的多了,从大局和组织角度考虑的少了,自觉不自觉地放松了“三观”的改造,思想上出现了安于现状、精神懈怠、不思进取现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减弱。说到底这都是党性锻炼不够,党性修养欠缺。
(三)宗旨意识有所淡化。我从小在农村长大,父母都是农民,条件比较艰苦,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也经历过。受父母熏陶感化和农村环境的影响,自认为能够坚持诚信做人、踏实干事,对待群众有如自己父母,是有真感情的。参加工作后,在基层工作9年,也是扎根基层、沉在一线,经常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做到与群众零距离。自调到办公室从事政务服务工作后,在机关工作时间长了,忙于各类事务多了,下基层接地气少了,和群众感情疏远了,逐渐与群众产生了距离,对群众的所思所盼了解不深不透。问题的产生,根子还是宗旨意识有所淡化,群众立场出现了偏移。
(四)担当精神有所下滑。在发挥作用合格方面,能够面对困难不退缩、面对矛盾不回避、面对不正之风敢斗争,确保党中央、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效。但随着参加工作时间的增加,工作环境的变化,勇于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劲头和积极性不够强,再上新台阶的精气神不足,缺乏像焦裕禄同志那样的××攻坚克难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敬业精神,缺乏“千磨万击还坚韧”的拼劲,缺乏“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缺乏“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境界,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够。(五)传承红色基因的创造性不够强。随着工作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对艰苦奋斗的要求有所降低,吃苦精神和奋斗精神有所下降,在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方面有所放松,存在自我约束不严,有时自我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