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坚持把同步发展配套产业作为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内容,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中之重,作为衡量干部作风转变的重要评判标准,在提前完成8228人的“十三五”规划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全部实现“交钥匙”的基础上,认真对照“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的要求,对住房工程和产业建设同步谋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搬迁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超过4000元,较好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目标。我们的做法是:
一、围绕“稳”字做文章,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一是稳启动。针对产业发展的时效性、阶段性和长期性特点,坚持“超前谋划、慎之又慎、稳妥推进”原则,反复比较筛选,审慎确定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方向,大力发展市场风险低、贫困户受益面广的安全产业,确保贫困户稳定增收。初期按照人均1万元匡算用于产业发展,后期把住房工程建设剩余资金全部用于发展产业,同步推进住房工程和产业建设,因地因村因人制宜,做到脱贫规划“一户一策”、精准到户,增强脱贫产业发展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截止目前,已累计下拨产业资金8600余万元,保障了脱贫产业发展资金需求。二是稳建设。用好产业扶贫政策机遇,优先发展风险低、投入少、收益高、见效快的产业项目,大力发展稳定可靠的光伏发电产业。严格产业建设步骤,突出抓好项目论证、项目招投标、工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