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近年来,我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扎实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以基层有效治理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政治引领,建强支部堡垒,加强基层治理组织力
党建引领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路径。在基层治理体系中,党组织应始终处于领导地位。我乡通过“五星支部”创建,不断加强基层治理的组织能力。
(一)高位推动,完善机制,把准创“星”方向。一是建立联席会议机制。我乡组织党政班子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读上级文件精神,围绕“为何创、如何创、如何评、如何抓”四大核心问题,逐项弄通吃透。根据任务和进度,召开研究分析会,对出现的各类问题及时消化解决。二是建立一星一专班机制。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组织人员对5大方面、29项重点任务细化分解,一星一专班。党委牵头抓总,分管副职具体负责,专班定向实施,相互密切配合。三是建立会商交流机制。由乡党建办负责统筹协调,及时对各村相关资料进行调阅和技术指导,纠偏扶正,确保创建工作能够在指导意见框架内稳步推进。
(二)广泛宣传,深入动员,汇聚创“星”合力。一是广泛宣传发动。我乡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各村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动员大会,全面宣传动员,设置硬指标、提出硬任务、实行硬考核,充分增强大家参与创建的紧迫感和积极性。二是营造浓厚氛围。按照指导意见标准,投入20万元,高标准打造出了大何庄村等11个样板村,并实现各村全覆盖。在全乡悬挂横幅、刷写固定标语等,让创建宣传入眼入心。
(三)因村施策、丰富形式,定准创“星”目标。一是认真进行初评。我乡坚持不贪多图大、不跑马圈地,对标意见,按照村级自荐、乡镇初评、县级初审,拟定星级创建任务目标,建立了“前有领队、后有预备”符合自身实际的创建梯队。二是外出观摩学习。乡党委书记带领班子成员等到外地观摩学习,并结合本乡实际,指导创建工作。三是丰富创星内容。在“产业兴旺星”创建方面,按照“1+X+Y”模式,初步形成了以草厂村绿城、鑫瑞隆等公司为龙头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布局。总投资2.4亿元的食用菌科技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年产值1.8亿元,直接带动就业500人,为乡村振兴找到了“金钥匙”,让群众端上了“铁饭碗”。该园区获得“2022年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称号,草厂村被农业农村部列为20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亿元村,以此为依托,我乡成功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得到县委、县政府的嘉奖。二期返乡创业园前期筹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在“生态宜居星”创建方面,动员社会捐款近百万元,发挥“红马甲”作用,开展建设游园绿地、治理河塘沟渠、定期观摩评比,全乡人居环境焕然一新。以省试点为契机,在慕庄、娄凡等村率先实行积分管理,并在全乡推广。在“平安法治星”创建方面,扎实开展防诈骗宣传和精神病人救助救治、妇女儿童专项帮扶、民政服务对象走访帮扶三大行动,持续开展法律知识进万家宣讲活动。强化网格管理,坚持防范在先,实行党员联户、干部包片,实现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在“文明幸福星”创建方面,乡文明办、妇联等利用“一约六会”等村民自治机制,举行评选好婆媳、好妯娌等活动,文明创建蔚然成风。在“支部过硬星”创建方面,我乡选优配强村级班子,加强党员干部素质教育,提升班子整体合力。对班子战斗力整体不强、党员先锋作用发挥较弱的两个村级组织进行教育、整改、提升。四是明确表彰奖励。实行动态监测、全程指导、年终审定。不搞“终身制”,定期观摩考核,打分排队。对做得好的村,在经费拨付、评优表先等方面给予倾斜,让群众看到差距、享受到实惠,让党员干部感受到压力。2023年,我乡共申报“五星”支部1个、“四星”支部4个、“三星”支部14个。
二、党建赋能,聚焦主业担当,加强基层治理领导力
一是经济发展“厚家底”。突出“项目为王”,开展“三个一批”活动,新签约、新开工、已投产重大项目2个(食用菌科技产业园、森呼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2.5亿元,全乡各类个体工商户增加至1540家、合作社83家、企业284家,中等规模以上企业达48家。2022年,全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3.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8%;固定资产投资全年目标任务4.5亿元,实际完成投资8.08亿元,增速79.7%;新增规上建筑业一家。乡人民政府获评2022年度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突出贡献单位,得到县委、县政府嘉奖。二是农业发展“求实效”。持续壮大现代农业,2022年种植小麦5.7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