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XX市羊产业发展情况探析
近年来,XX市依托自然资源优势,立足发展基础,按照“做准定位、做活市场、做大龙头、做强品牌、做全链条、做高质量、做好服务、做优标准”的发展思路,坚持抓产业赋能,形成了一条从牧草种植、饲料加工、高繁母本羊饲养到市场建设、羊肉羊奶产品开发、电商及有机肥生产的完整产业链,羊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国家统计局XX调查队调研组通过与企业、农户、职能部门座谈、实地走访等方式,了解XX市羊产业发展现状,并结合SWOT方法,分析XX市羊产业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遇、挑战,结合实际提出建议。
一、XX市羊产业的SWOT分析
(一)外部机遇分析
1.基础条件较为优良。一是自然气候条件优越。XX市地处河西走廊中段,位于北纬38°光热资源充沛的黄金分割线,被称为是国际公认的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带,境内日照充足、干燥少雨,地势平坦宽广,有利于发展规模化牧场。二是水资源优质无污染。全市地表水、地下水水质优良比例达100%。无污染的优质水源为生产绿色的畜产品提供了良好条件。三是牧草产业优势突出。依托XX市宝光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杨柳青牧草饲料开发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推进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建设。截止2023年9月末,全市有规模化苜蓿种植企业45家、加工贸易企业15家,牧草生产、收获、储运实现全流程机械化,XX已成为XX省最大商品苜蓿种植基地和国内优质牧草的重要产地,每年生产牧草20万吨,生产的一级以上的苜蓿草占到了70%以上。XX的“草好”为羊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
2.产业营商环境好。XX省持续推进农业强省战略,开展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全力打造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高地,不断将“寒旱”这一发展数量型农业的劣势,转变为发展绿色高质量农业优势,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XX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XX市抢抓发展机遇,制定出台了《关于以养殖业为牵引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培育奶绵羊产业推进羊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围绕河西走廊“五带两区”布局中的千万只肉羊产业带、XX特色绵羊奶产业带、优质饲草生产加工区,实施一批特色产业集群项目,依托龙头企业,布局永昌西河肉羊生产带和东寨镇5万只奶绵羊特色镇,培育适合XX市的肉羊及乳肉兼用型新品种,聚力打造肉羊产业优势区和奶绵羊产业优势特色区。计划到2025年全市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建成以优质牧草、优良奶源、特色肉羊为主的全省重要特色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3.产品市场需求大。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人们的消费观念已经提升到注重健康、安全、无污染的层面,农产品消费需求进入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多样化的新时代。XX市坚持生态循环为本,大力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水肥一体化、农药减量增效等措施,开展农作物重点病虫害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夯实“甘味金品”农产品绿色发展底色,“寒旱农业—生态循环—绿色产品—特色品牌”的模式得到进一步强化,“甘味金品”农产品在国内销售稳步增长的同时,出口到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2017年,XX市被认定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市,位列XX省整建制创建地级市之首,已建成市、县(区)、乡(镇)、新型经营主体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体系,XX市食品安全建设水平已达到全省前列。随着“甘味金品”农产品绿色优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步扩大,羊产品的市场需求得到了进一步扩大。
(二)外部威胁分析
1.收益减少影响养殖积极性。基于近年来肉羊养殖效益较好,养殖户积极性高涨,养殖规模持续增大,而消费者的需求长期以来却没有明显的提升,并且来自澳大利亚等国的进口低价羊肉对国内羊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自去年以来,羊出栏价格持续下跌,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XX市羊出栏平均价格从2019年的30.6元/公斤跌至25.5元/公斤,降幅为16.7%。虽然羊价下跌,但是玉米、豆粕等饲料价格、水电费、人工等成本一直处于高位运行态势,部分中小型养殖户对未来养殖形势持悲观态度,亏损、减栏空栏的现象时有发生,个别养殖户甚至出现了淘汰宰杀母羊放弃养殖的情况。这对于XX市肉羊养殖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带来了隐患。
2.绵羊鲜奶等产品市场认可度还需加强。一是牛奶产业对羊奶产业的发展挤压严重。部分消费者对羊奶的认知不够全面,认为羊奶具有特殊的气味,虽然技术在更新迭代,但人们的观念一时还没有办法完全转变,消费者更加偏重于选择牛奶产品。从产业规模、品牌数量、用户粘性等方面来讲,羊奶产业都无法与牛奶产业相比。二是部分商家虚假宣传影响市场认可度。一些商家在宣传羊奶产品时,容易夸大其优点,甚至出现“能治病”等虚假宣传的内容,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利益,还对整体产业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