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禁毒工作高质量发展实施纲要
为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和上级禁毒部门关于禁毒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继续巩固深化“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创建成果,持续推动*禁毒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毒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方案》相关要求,特制订本纲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禁毒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要求,坚持以健全完善全覆盖毒品预防教育、全环节服务管理吸毒人员、全链条打击毒品犯罪、全要素监管制毒物品、全方位毒情监测预警、全层级落实禁毒工作责任的“六全”毒品治理体系为核心,深入推进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有效防控化解各类涉毒风险,最大限度减轻毒品社会危害,巩固拓展毒情形势持续向好局面,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贡献禁毒力量。
二、目标任务
全市“六全”毒品治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全民禁毒意识进一步增强,涉毒违法犯罪空间进一步压缩,禁毒社会化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现代毒品治理机制进一步优化,推动禁毒工作持续高质量发展。力争实现“五个保持低位、四个百分之百、三个不发生”目标:涉毒违法犯罪空间、毒品滥用水平、吸毒人员复吸率、新发现吸毒人员、涉易制毒化学品违法违规保持低位;禁毒宣传教育覆盖面100%、吸毒人员核查管控率100%、易制毒化学品企业实地核查率100%、污水毒情监测覆盖面100%;不发生吸毒人员肇事肇祸案事件、重大制毒物品流入非法渠道案事件、重大涉毒舆情炒作事件。
三、具体措施
(一)全覆盖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持续提升宣传教育实效。
1.加强全民禁毒宣传教育。广泛开展覆盖全社会各领域的常态禁毒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自觉抵制毒品的能力和主动参与禁毒的意识,积极引导全社会树立“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理念。全方位、全覆盖做好“禁毒宣传进万家”,推动禁毒宣传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场所、进行业、进网络,将禁毒宣传教育常态化融入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组织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月”,利用“6·1”“6·3”“6·26”等重要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大型集中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毒品预防教育品牌。(牵头单位:市禁毒办,参与单位:市禁毒委各成员单位)
2.加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落实教育部《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大纲》要求,完善“校外禁毒辅导员”和“专兼职禁毒教师”机制并开展年度轮训,确保每年发放《*市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读本》,面向在校中小学生开展毒品预防教育“五个一”活动,实现教学计划、大纲、师资、课时、教材“五落实”,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大力提高青少年识毒拒毒防毒意识和能力。开展“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及优秀教师申报评定。(牵头单位:市禁毒办、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参与单位:市公安局,团市委)
3.加强重点人群禁毒宣传。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禁毒委成员单位、群团组织、志愿者组织、专业社会组织积极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紧紧抓住易涉毒群体,全谱系、全类别、全方位宣传禁毒知识,有针对性地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禁毒流动课堂”活动,全面推动禁毒宣传教育进易涉毒重点场所、强制隔离戒毒所和易制毒化学品企业。(牵头单位:市禁毒办,参与单位: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文广旅局、市应急局,团市委、市妇联)
4.扩大禁毒宣传教育影响。大力开展禁毒采访报道,广泛运用报刊、电视、广播等大众传媒手段,持续加强主渠道、常态化宣传教育。准确把握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规律,积极借助网络媒体、即时通讯服务程序、社交网站等新媒体传播优势,强化禁毒新媒体深度应用,坚持自有媒体品牌打造,不断创新融媒体矩阵、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塑造全媒体禁毒宣传格局,全面提升禁毒宣传教育的传播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大力开展禁毒文化建设,创新深化*禁毒宣传文创产品,大幅提升公众场所禁毒宣传力度,形成浓厚禁毒氛围。积极争取国家级媒体对*禁毒工作宣传报道,讲好“*禁毒”故事,展现“*禁毒”形象。(牵头单位:市禁毒办、市委宣传部,参与单位:市禁毒委各成员单位)
(二)全环节服务管理吸毒人员,持续减少毒品社会危害。
5.严厉查处吸毒违法行为。严格落实情报研判、重嫌必检、举报奖励等工作措施,突出隐性吸毒人员和复吸人员,强化涉网吸毒人员查处和吸毒人员违法驾驶整治。切实加强禁毒科技手段应用,创新数据赋能应用场景,完善涉毒预警处置流程,进一步规范吸毒行政案件执法,提升主动发现和查处打击能力,健全吸毒人员立体化查控机制。(牵头、参与单位:市公安局)
6.落实分级分类核查管控。依法常态化开展本地籍和外地籍社会面吸毒人员核查管控,严格落实吸毒人员分级分类管控措施。充分依托联动网格力量和社会组织,深化吸毒人员网格化服务管理,推动吸毒人员帮教管控工作向基层社区拓展延伸,持续保持吸毒人员核查率、评估率、管控率100%,严防吸毒人员肇事肇祸案事件发生。(牵头单位:市禁毒办,参与单位: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卫生健康委)
7.深化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持续深化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标准化建设,优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