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根据县政府研究,今天召开全县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会议精神,凝聚改革共识,集聚发展动能,汇聚攻坚力量,坚定不移将“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向纵深推进。下面,我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势在必行
近年来,我县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各级各各部门主动作为,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政务服务更便捷。xx家部门、xxx名工作人员、xxx个服务事项进驻行政服务中心,“互联网+政务服务”初步实现三级畅通。二是市场秩序更规范。实施首违不罚xxx起,第二批“证照分离”试点改革稳步推进。三是服务企业更精准。特别是今年的“四进”攻坚行动,帮助xxx家“四上企业”复工复产,各主要经济指标逐月回升、全市靠前。我县“放管服”改革工作,多次接受省市暗访督查,赢得了上级好评、市场主体认可。但客观地讲,很多改革还处在起步阶段,数据好看,纸上好看,但深度不够、没有触及灵魂。接下来,我们要持续发力,把“放管服”改革推向纵深。
(一)上级有新部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和“放管服”改革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系列重要指示,他指出“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李克强总理亲自推动,连续x年出席全国“放管服”改革工作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委、省政府紧密部署、高频推动。应勇书记多次提出“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上个月,省政府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第三评价工作实施方案》,对全省xxx个县市区进行第三方考核排名。市委、市政府以空前的力度抓紧抓实这项工作,几乎是会会必讲、回回必提。国务院、省、市近期开展系列大督查,“放管服”是重中之重。
(二)发展有新要求。当前,国际国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六稳”“六保”任务繁重,疫后重振、灾后重建多重压力叠加。从统计数据看,与去年同期比,前三季度,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主要经济指标虽然企稳回升,但是仍处于恢复性增长阶段,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年底回正难度较大。如何逆势突围、顶风前行?关键是要通过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补齐治理短板,提高政府效能,尽快将外部赋能转化为内部动能,对冲疫情冲击和外部不确定性。
(三)改革有新问题。目前,我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存在“八大问题”:一是机构整合“貌合神离”。机构改革后,有的部门形合神不合、外合内不合,看似一个部门,实则几套班子。二是行政审批“我行我素”。有的部门将关键审批权限保留在单位,企业办事还需要去局机关盖章。三是行政执法“我说了算”。表现为随意性执法、选择性执法、趋利性执法。四是部门科室“互踢皮球”。表现为事前互相推诿,事后互相甩锅,遇到问题层层请示、层层不表态。五是以权谋私“小鬼难缠”。有的人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吃拿卡要,更有甚者,不惜以身试法。六是落实政策“偷梁换柱”。落实惠企政策不精准,小微企业创业贷款等问题在全市大会上被通报。七是服务企业“重大轻小”。重工轻农、嫌贫爱富等现象依然存在。八是镇村服务“流于形式”。乡镇便民服务大厅入驻率低、功能不全、业务不熟。以上,看似改革问题,实则作风问题,必须迅速解决。
(四)群众有新期待。民之关切,丝发必兴。就xx而言,群众苦于“找熟人办事”,无论是开门店、办企业,还是孩子上学、家人就医,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