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文】东晋谢安在淝水之战中创下以少胜多经典案例,后移镇广陵筑新城而居,又于城东北湖上筑起拦水大堤灌溉农田,“随时蓄泄,岁用丰稔”。后人追思其功绩,把他比做周代召公,称此湖为召伯湖。《晋书》评价谢安此功曰:“在官无当时誉,去后为人所思。”今日邵伯镇谢安广场,也是为感念谢安功绩而建。可见,显功潜功并重,尤其是能“计久远之利”,乐做“无当时誉”之事,才可能留下“不朽之名”。(南京日报《领悟“计久远之利”,乐做“无当时誉”之事》)
【典故】出自唐代房玄龄等著《晋书·列传·第四十九章》,温当北征,会万病卒,安投笺求归。寻除吴兴太守。在官无当时誉,去后为人所思。顷之征拜侍中,迁吏部尚书、中护军。
【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