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泰山之高,背而弗见;秋毫之末,视之可察
【例文】“泰山之高,背而弗见;秋毫之末,视之可察”。宣传思想工作者应练就“眼力”基本功,淬炼去伪存真、去芜存菁的“火眼金睛”,面对纷繁复杂的情况时,善于发现问题、明辨是非、抓住根本,洞察问题的本质,巧于抓住工作的“牛鼻子”。(甘肃日报《增强“四力”担使命》)
【典故】出自汉代刘安《淮南子·说林训》,太山之高,背而弗见;秋豪之末,视之可察。山生金,反自刻;木生蠹,反自食;人生事,反自贼。
【释义】太山,即泰山。意思是,雄伟高耸如泰山,若是背对着必然也看不见它;渺小细微如秋毫之末,只要仔细观察,也能看得清楚。山出产金矿,也因为出